场外独支

场外独支
小晏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之骄子,但在他十七岁时父亲晏殊过世,之后便家道中落。王安石变法期间,小晏的朋友郑侠(字介夫)画了一幅《流民图》进献给宋神宗,通过描绘民间疾苦,指责王安石的变法搞得民不聊生,结果被新党攻击治罪。当时新旧两党已经陷入激烈的党争,只要抓住对方一个人的把柄,恨不得拔出萝卜带出泥地打击一大片。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出了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这是在讥刺因推行新政而成为新贵的新党,看你们借着春风能繁华到几时。新党立刻上纲上线,以“反对圣上新政”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最后案件上报到了皇帝手中。宋朝各位皇帝的文学素养都不低,宋神宗读罢这首作为罪证的诗,只是微微一笑:“晏小山的文采果然不俗。此诗小有调侃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皇帝定性此诗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当天小晏就拍拍衣服施施然出狱回家。“筑球场”好似新旧两党角力争胜的朝堂,而“场外独支颐”就是小晏的性格。他性情耿介,厌恶逢迎,平生不肯去“一傍贵人之门”,就算这次经历了牢狱之灾,依然为人倨傲。
苏轼的弟子黄庭坚是小晏的好朋友,小晏的作品集《小山词》就是请黄庭坚做的序。苏轼久闻小晏的名气,托黄庭坚转达期望结识之意。此时苏轼早已名满天下,无数文坛前辈都在为他让路,隐隐然将成为一代文宗。按常人来看,他想主动拜访已经凋零的晏家那是很给面子的俯就了,不料小晏回答黄庭坚说:“如今政事堂中坐着的(意指宰相们)一半是我家旧客,我连他们也没空接见呢。”这话听起来有点酸酸的味道,颇像阿Q常说的“老子家里当年也阔过”,也有可能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苏轼吃了小晏这个闭门羹,大概是从来没有过的冷遇,不过也就是一笑置之,并不去追问小晏谁也没空接见那么一天到晚都在忙些啥。东坡的心态之豁达,远在小晏之上。
小晏的傲气,不只是对于文倾天下的苏轼,对于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也一视同仁。当时很多文人写谄媚之词去巴结蔡太师,就为了谋个一官半职。有一年重阳节,蔡京派门客携带重金去求小晏写首词,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巴结好了蔡京,那是财官双收。但我们从小晏对苏轼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不是一般人。黄庭坚说小晏是那种挥霍千百万,搞得家人饥寒交迫,却依然能面露傲慢之色的家伙。
小晏既然手头很不宽裕,就收下礼金,三下五除二写好一首《鹧鸪天》,交给来人带回,内容就是歌咏太平盛世,居然没有一个字提及蔡京。蔡太师还不死心,过了几天到冬至节,又派人带着礼金去晏家求词。小晏依然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依然信笔写了一首平淡无聊的《鹧鸪天》完成任务。蔡京大为恼火,以后就再也不搭理小晏了。这两笔白送的礼金,够小晏过一个丰收年。
晏几道的性格就是这么孤傲有腔调,无意于在官场上蝇营狗苟,终其一生做过的最高职位也就是通判这种小官,但留给后世的《小山词》有二百多首。许多人认为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造诣更在其父晏殊之上。
第五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