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裙十队

红裙十队
章献太后逝世,宋仁宗亲政之后,特别开了一届“恩科”,就是放宽进士录取的尺度,给那些屡试不第的才子们一个机会。年已半百的柳三变闻讯,立即从外地赶回京师应考。为了安全起见,他还特意将已经上了黑名单的原名改为柳永,字耆卿,今天大家所熟悉的正是这个名字。皇天不负苦心人,重装上阵的柳永终于名登金光闪闪的进士榜,与他同榜及第的还有二哥柳三接。
柳永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县)团练推官,终于算是有了功名。这对于他个人是等待已久的喜讯,但对京城欢场而言却是一个噩耗。柳永临行那日,开封的青楼为之一空,歌女们都赶去为他送别,个个哭得梨花带雨,抽泣声一片。柳永一首《如梦令》描绘了这盛大而感人的场面:
郊外绿阴千里,掩映红裙十队。
惜别语方长,车马催人速去。
偷泪,偷泪,那得分身与你?
送行的莺莺燕燕们不需要孙武的严格调教,竟然自发遵守秩序排成整齐的十队,连皇帝出行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柳七哥人生得以如此,夫复何求?
柳永虽然从此迈入仕途,却终身没当过什么大官,最后做了个屯田员外郎,所以世称“柳屯田”。据说他死时一贫如洗,身边连个打点后事的亲人都没有。那些有旧交的歌女们怀念他的才情,凑钱安葬了他。以后每年的清明,歌女们都要到墓前祭奠,称为“吊柳会”,直到北宋灭亡。柳七一生最大的辉煌,不是来自于科举和功名,而是来自于青楼,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绝对是一个异类。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