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朝云能识我 始信东坡眼目长

惟有朝云能识我 始信东坡眼目长
苏轼是知识分子的代表,当然也有知识分子为当政者不喜的传统通病,就是保持对政府的批评。
不合时宜
苏轼认为如今尽废新法是与民为害,因而与旧党同僚们争论激烈。旧党中很多党性很强的同志便攻击他:“王介甫在朝要推行新法时,苏大胡子总说新法有各种不便,与当朝唱反调;如今司马君实在朝要尽废新法,苏大胡子又总说新法各种好处,还是与当朝唱反调。莫非他是拿了西方敌对势力西夏的银子,专门来散发负能量唱衰我大宋的?他简直是我旧党八万党员中的败类!”
有一天,苏轼退朝后在家里吃过午饭,抚摸着微微发福的肚皮散步消食,随口问一旁的侍女们:“你们来说说看,这肚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一个侍女实话实说:“满腹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另一个侍女道:“满腹都是机智。”东坡也摇头不语。王朝云微笑而言:“学士您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虽蒙高太后青眼有加,但苏轼自知性格耿介,当年因直言不能见容于掌权的新党,如今又因直言不能见容于掌权的旧党,索性上书请求外调以离开朝廷。元祐四年,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回到了他最喜欢的好湖山。当年告他黑状的沈括正闲居在邻近的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写他的传世名著《梦溪笔谈》,对重登高位的苏轼恭迎拜谒十分勤谨,使得东坡更加鄙薄他的为人。
看着因为长期没有治理而淤塞过半的西湖,想起自己的偶像白居易在杭州为官时曾经整治西湖造福百姓,东坡也发动民工开始疏浚,将挖出来的淤泥筑成一条长堤,以六桥陆续相接,桥下可行舟,桥上可行人,后人称之为“苏公堤”,简称“苏堤”。堤上遍植柳树,若于春日清晨行走其上,波光映树影,烟柳笼画桥,枝头黄莺歌声悦耳,路上美女春衫悦目,便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东坡在湖水最深处建起三座水瓶状的空心石塔作为标志,用以划分水面界线和显示淤泥积累的程度。若逢月圆之夜,在塔中点燃蜡烛,烛光映在水波粼粼的湖面,与天上明月交相辉映,便是“西湖十景”另一项的“三潭印月”。这一美景被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爱不释手,因为它是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前几年其中一座塔曾被一艘游船撞到湖底去了,肇事原因是游船驾驶员在看手机。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