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花落

奈何花落
有一天狂风骤雨过后,晏殊看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情景,突然灵感一闪,吟出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觉得真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非常佩服自己。接着用心想下句,却怎么也对不出能够匹敌的,这一思索就是几年。此后晏殊只要逢人谈论诗文,一定会告诉人家自己有个极品上联“无可奈何花落去”,看有没有人能够帮他接出下联。然而这上句实在过于完美,众人都无从下手,就像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一样成了“奇绝无对”。不过既然有石曼卿为“天若有情天亦老”对出“月如无恨月长圆”,晏殊的这个上句就一定会有人来为他解决。
几年后,晏殊出差路过扬州,在大明寺内休息。只见墙壁上涂鸦着许多诗句,当然其中大部分都入不了晏大人的法眼,所以他连看都懒得看,干脆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让书僮将墙上的诗句逐首念给他听。接连听了好几首,都是寡淡如水之作,晏殊刚听了开头就没法忍受,立刻说:“下一首。”直到书僮念出一首《扬州怀古》:
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
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
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燕归来似是旧相识
这次晏殊不但没有中途打断而是安静听完,还吩咐书僮:“将这首再念一遍。”听了第二遍之后,晏殊忍不住以扇击掌:“好一句‘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此诗作者是何人?”书僮答道:“落款是江都主簿,成都人王琪。”晏殊大喜,立刻派人去请。王琪来到大明寺见过晏殊,两人饮酒论诗,颇有倾盖如故之感。待到酒酣耳热之际,晏殊又开口相问:“前些年老夫偶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人人称善,无奈下句难得。贤侄可对得出?”王琪略略沉吟,脱口道:“可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一听,拍案大笑:“妙极,妙极!”即席赋得一阕《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一生的代表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描绘了自然界的常见现象,蕴含其中的对于离别徒呼奈何之意才是亮点。“似曾相识燕归来”也有“燕在人不在”的离情别绪,与上句相呼相应,而且王琪还借此巧妙地表达了对晏殊那种一见如故、似曾相识的亲近感。晏大人对这首词相当满意,当即邀请王琪当自己的幕僚,后来又推荐他入京为官,一直做到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加外交部的副部长。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