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金军兵临城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第六 金军兵临城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天色已晚,阿辽担心时下兵荒马乱,云山和罗裳在回都城的路上遇到危险,于是留他们俩在林教头家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云山和罗裳得知,林教头确实一夜未归。阿辽觉得此事可能与金军入寇有关,建议云山尽快赶回汴京打探消息。云山想到了翰林图画院——官家经常和画师们一起品评画作,说不定能通过他们得到一点风声。罗裳打算早点回到祖父身边,免得他担心。
两人刚要出门,又被阿辽叫住了:“你们俩把瓷器忘啦!”
罗裳和云山都笑了。云山说:“阿辽,这些瓷器拿回去,早晚也会碎掉,你留着用吧!不过,以后不许再私自去官窑啦!”
说罢,两人一溜烟跑了,跑过了萧疏的树林和结冰的河面,回到了官窑。云山觉得事不宜迟,于是和罗裳告别,赶紧返回汴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罗裳一进门,就看见了祖父铁青的脸——她昨晚没有回家,祖父生气了。若是在以前,罗裳撒个娇,学个猫叫,把祖父逗笑,就能过关。但今天,罗裳顾不上这些了。经历了昨天那些事情,她仿佛长大了一岁。她只喝了口水,就和祖父讲述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着罗裳的讲述,祖父的脸色由铁青变得温和,又从温和变得严肃,最后黯然神伤。忽然,他一把拉过罗裳,紧紧抱在自己怀里,说道:“咱们家只懂得烧瓷器,几曾识得刀兵?只怕战乱一来,咱们要家破人散了。”话音未落,几滴滚烫的泪滴在了罗裳脸上……
再说云山,他飞也似的往汴京跑。刚从东边的朝阳门进去,他就意识到,因为心情有了变化,此处的风景不复往日的颜色。
云山过汴河时,正好来了一支船队,比上次他见到的那支更大,船上的太湖石也更漂亮。桥上,一个身着锦绣棉袍的美丽妇人落了轿子,倚在桥栏上观看船队;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几个深目卷发的外国人正牵着七八匹驮着货物的骆驼缓缓穿过城楼,时而有几个小贩推着小车快速从他们身边经过;高处的酒楼里,依然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曲声,酒楼下的算命摊子边围着不少人,甚至有一个和尚也在算命!
云山心想:如果阿辽说的是真的,那么大家的命运会怎样?可命运岂是能算得出来的?

店名出自《东京梦华录》。

云山又看见几个兵士打扮的人,在孙羊正店 的酒瓮旁边拉弓射箭。要知道孙羊正店是酒楼,而兵士在酒楼附近练兵,他们到底练兵还是喝酒呢?这样的军队能打败金军吗?还是如阿辽所说——宋军连疲弱的辽国军队都打不过?

出自欧阳修《蝶恋花》。

一番胡思乱想中,云山已经走到了图画院。这里“庭院深深深几许” ,总是静悄悄的,今天也不例外。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像往常一样去见师傅,却发现师傅不在。
正疑惑间,一个画学生走了过来,问道:“云山,你昨天去哪儿了?师傅到处找你呢!”
“我出城……去画冬天的山了。”云山赶紧把话岔开,问道,“师傅呢?”
“官家昨天把师傅召进宫了,师傅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总归是画画的事吧。”
“但愿吧……”云山附和了一句。他感到只离开汴京一天,自己却仿佛长大了一些,心思变得复杂了:师傅进宫,除了画画,还能有别的事情吗?就算真要打仗,官家也不会和画师商量战事,或者让画师披挂上阵。
他走到自己的书案下,摸索出前段时间一直在画的《大宋江山图》,那是一幅绢画。云山才只浅浅勾勒了轮廓,但青山绿水、繁花群鸟似乎已经呼之欲出,大宋的盛世就在画中。
可此时云山的心头,却涌出了一首范仲淹的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他反复诵着“四面边声连角起”,大滴泪水滴在了画稿上,洇成了一团灰色,越洇越大,像渐渐密布的阴云……
在惴惴不安中,云山一晚上都没有睡好,他想念罗裳,牵挂阿辽,更想知道师傅会从宫里带回怎样的消息。

北宋西京河南府,府治在今洛阳;南京应天府,府治在今商丘。

出乎云山的意料,一天、两天、三天……直到第十天,云山也没见师傅回来。云山没有打探到什么消息,却越来越感觉到不对劲:城外,出现了一些从北方来汴京避难的平民,纷纷传播着太原被围攻的消息;城内,运送花石纲的船再也没有开来过,那天云山见到的竟然是最后一支船队。不仅如此,他时而见到一些富户、店家匆忙扶老携幼离开汴京,向西京河南府或南京应天府 的方向逃去。
这说明,一定有大事发生!
童贯不是率军驻扎在太原吗?他能指挥宋军挡住金军南下的脚步吗?……云山心中思虑万千。
图画院被悄悄下了禁令——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离开图画院。云山只好在寝食不安中继续等待。到第十五天,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官家发布了罪己诏,检讨了自己沉湎于画画、书法、瓷器和奇花异石,贪图享乐、玩物丧志的罪过,并承认金军即将兵临城下。
汴京城中的居民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云山心如刀割:那个文雅、温和的官家,云山一心要为其画一幅最美图画的天子、大宋皇帝,面对金军的进攻竟然束手无策,终至酿成大祸!
官家下罪己诏的第二天,汴京的臣民又听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官家退位了,成了太上皇,不再处理政事!
年轻的皇太子即位,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新官家宣布第二年更改年号,从“宣和”改为“靖康”。靖康,取“日靖四方,永康兆民”之意,寄托着四方安宁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的祝愿。这是一个美好的年号。
汴京的防务,大宋的安危,今后将系于刚刚即位的新官家一身……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