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试手,补天裂!

看试手,补天裂!
首句英雄坐老的慨叹,基本是绝大多数辛词的基调。接着连用两位与陈亮同姓名人的典故。第一位是前文中提到的陈元龙,他看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期待志同道合的好友。第二位是西汉陈遵(字孟公),他豪饮好客到一个地步,总是等到宾客满堂后便关上大门,并令下人将来宾的车辖(车轴两端固定的键销)统统拔下来投入井中,这样客人即使有急事也无法中途离开酒席,辛弃疾对陈亮的热情便是如此。
辛、陈两人刚直狂放,“硬语盘空”,一腔热血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当年伯乐在太行山脚下看到一匹千里马被粗蠢的主人用来拉盐车爬山当作老牛使,忍不住抱着它流泪;如今你我这样的汗血宝马拉着盐车也没人看上一眼。燕昭王心忧燕国偏远弱小,一心想招揽人才,但大家都怀疑他是叶公好龙,并非真的求贤若渴。老臣郭隗给燕王讲了一个段子:古代有位国君喜欢千里马,愿意用千金之价去购买,上天入地找了三年连一根马鬃毛也没买到。有位近臣求得这个差使,出去三个月找到一匹千里马却刚刚病死,就出五百金将马头买了回来。国君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而不是死马骨头,近臣回答:“等天下人都知道您连死马都愿意出五百金,还用担心买不到活马吗?”果然一年之内就有三匹千里马被人主动献上门。昭王听懂了段子的含意,造了黄金台来把郭隗这行将就木的老家伙当马骨头供起来。那些感觉自己比郭隗强太多的年轻能人们自然兴趣大涨,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可喜局面,其中包括来自魏国的军事家乐毅。原本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人才济济,从此迅速强盛。乐毅率领被人轻视的燕国军队,把强大的世仇齐国打得奄奄一息只剩下两座城池,齐国遭此重创几乎灭亡。但如今的执政官们不过是空谈爱惜人才,我们这两匹宝马被晾在边上一天天老去。纵然如此,同甫你依然有夜半拔剑起舞的豪情,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坚韧,有“看试手,补天裂”的自信,真是令我叹赏!
一年之后,陈亮用此韵又和了一阕《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
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
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
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壮士泪,肺肝裂!
去年咱俩聊了那么多话都是白说,伊尹、诸葛亮那样的大事业只有在位者才可能实施,难道是我等平民百姓或赋闲官员能做的吗?《战国策》中说“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人生遇一知音同样如此难得,可叹如今却分散两地,各自像李白一样孤零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好男儿豪情不必伤离别,只要情分深厚,纵使相隔千里也如终日相对,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对方的本心。如今天下苟安,大家都打算耕田终老,把刀剑卖了去买犁锄之类平民使用的铁器,看不到潜藏的内忧外患,怎能不使为国事忧心的有识壮士焦急流泪、肺肝俱裂?
辛弃疾收到此词,终于没有再用《贺新郎》来继续和下去了,而是换了一个词牌,这便是千古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看剑梦回点兵场
大醉之后仍要挑灯看剑,叹惜这宝剑如同主人一样英雄无用武之地;当年吹角连营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只能梦回,梦醒后还在平静如水的乡村。一方面体现了幼安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着疆场报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令人无可奈何。东晋大臣王恺(就是曾和石崇斗富那位)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有一头爱牛名为“八百里驳”;辛弃疾带兵之时,连这等好牛也毫不心疼地牵出来宰了,搞一顿烧烤以飨将士以养军心。秋高马肥军乐雄壮,沙场点兵意气昂扬。刘备当年在荆州被人追杀,逃跑时陷于襄阳城西檀溪中,他情急一声大呼,胯下的卢马一跃三丈跳上溪岸甩掉了追兵;幼安的战马如的卢般神骏,弓弦响时如霹雳般震耳,本想凭借这一身本领为君王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的荣耀名声,可惜壮志还未来得及伸展,就已经两鬓斑白了。前九句大气磅礴逸兴横飞,被最末一句五个字全部打翻在地,岂不哀哉!梁启超先生评论此词:“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辛弃疾和陈亮的关系这么好,正因为同病相怜。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