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
晏殊道貌岸然地训斥儿子晏几道不该唱柳永的艳词,苏轼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他的著名弟子秦观,字少游,成名作是《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词第一句“山抹微云”,将绘画笔法融入诗词,极富盛名,秦观由此被时人称为“山抹微云君”。他的女婿范温曾出席某贵人家的筵席,同桌有个侍儿酒兴很高,一连唱了好几首秦观的词,但对于恭谨内敛的范温则不屑一顾。酒至半酣,他才指着范温问身边的人:“那小伙子是什么人?”范温自己答道:“在下乃‘山抹微云君’之婿。”侍儿张口结舌,满座人笑成一片。此词流行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秦观从会稽入京去见苏轼,子瞻见面第一句话就恭维:“久别之后,君写词远胜当年,现在京城里到处传唱您的‘山抹微云’呢。”秦观逊谢:“哪里,哪里。”不料苏轼第二句立刻跟上:“但我没想到您去学柳七作词了。”秦观忙道:“学生虽然没有什么学识,也不至于这样,先生言重了吧?”苏轼微微一笑:“‘销魂当此际’,不是柳七的句法吗?”秦观不得不服,因为这个香艳的句子确实有柳七的风格。而“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则是化自隋炀帝杨广的《野望》一诗: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苏轼最后送了一联“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给秦观,将他和柳七牢牢绑在一起。别看苏轼以此调侃秦观,他自己对柳永并无不敬之意。苏轼有位幕僚很善于唱曲,有一天子瞻忍不住问他:“依您看来,我词比柳词如何?”幕僚想了一想,回答道:“柳郎中之词,适合让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手执红牙板,细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嘛,须得请关西大汉,弹着铜琵琶、敲着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苏轼低头一想,这比喻果然形象,忍不住捧腹大笑。
事实上苏轼对于柳永相当推崇:“人们都说柳耆卿的词俗,然而像‘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种句子,即使唐人诗作的最高处,也不过如此。”此句来自柳永的名作《八声甘州》,我个人最喜欢的倒是起首一句: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