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三绝

柳氏三绝
柳三变比范仲淹还大五岁,是北宋词坛的前辈,甚至可以说是开山之人。柳三变的父亲柳宜给儿子们起名字很动了一番脑筋。大儿子名叫柳三复,典故出自《论语》中的“三复白圭”,意思是书要读三遍、读三遍,重要的书都得读三遍才能有出息。二儿子名叫柳三接(不是刘三姐),意思是有了出息以后,就能一天被君王接见三次,大受宠信。三儿子名叫柳三变,因为《论语》里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从外表看起来有三种变化:远远望他,看起来很庄重;接近他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原来“三变”是用来表扬君子的褒义词,不是说文艺人善变的贬义词。既然君子“望之俨然”,所以柳三变字景庄。柳氏三兄弟,人称“柳氏三绝”。
从柳宜为儿子起名所花的功夫来看,显然对他们寄予了厚望。柳三变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在各级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十八岁就具备了到礼部应试进士的资格。这一年他被父亲送出福建老家,赴京赶考。但柳少年觉得自己来日方长,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待得到了杭州,醉心于如画美景,干脆住下来不走了,每天坐在西湖边上看看美女发发呆,没多久就填出一阕《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中所描绘的杭州之繁盛、西湖之秀美无异于人间仙境,但是没想到后来深深刺激了一个不该刺激的人,就是在干燥灰黄的北方待腻了的金国皇帝完颜亮。他让人将此词刻在一面屏风上,还配上一幅江南水乡美景图,每日吟赏,口念“钱塘自古繁华”,不禁心驰神往,起了投鞭渡江之志,没过多久就率大军南下,打算统一中国,结果在采石矶被书生虞允文狠狠教训了一番,最终被部将弑杀。柳三变随便写首词,居然引发了一场战争,活活害死了当时世界最强大国家之一的皇帝。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