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启战事

轻启战事
开禧元年的一个冬夜,陆游梦回沈园,醒来后作了《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两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此时的放翁年过八十腿脚不便,已经有很久没去这个小园。但情之所在,即使走路到不了,也要依靠梦境来回忆从前那些漫步其中的片段,这就叫魂牵梦萦。第一句类似宋之问“近乡情更怯”的心理,于矛盾纠结之中更显出思念的深入骨髓不可抑制。有时候我会猜想,陆游会对当年屈服于母亲的命令离开唐婉而感到悔恨吗?还是因为那个时代的道德观所限,认为自己的孝顺并没有错,并没有其他的出路所以只是无可奈何?
开禧二年,宋宁宗将秦桧死时追赠的“申王”爵位又给追夺了,并将原来的美谥“忠献”改为恶谥“谬丑”,在制词中痛斥其罪:“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这是官方第一次在红头文件中正式责备秦桧,表明终于接受了半个世纪以来民间早有的公论。在岳飞与秦桧的公案中,正义虽然迟到,却没有缺席。在进行崇岳贬秦的舆论铺垫后,宁宗下诏命韩侂胄主持出兵北伐。
然而当时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宋廷虽然政治准备充分,军事准备却严重不足。武学生华岳上书反对在此刻主动挑起战事:“万一国家首事倡谋,则将帅内睽,士卒外叛,肝脑万民,血刃千里。此天数之不利于先举也!将帅庸愚,军民怨怼,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便不固,山寨不修,堡垒不设,吾虽带甲百万,馈饷千里,而师出无功,不战自败。此人事之不利于先举也!”著名主战派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叶适也拒绝起草宣战诏书,认为轻率北伐“至险至危”,应当“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先加强江防。
但是已经被热血冲昏了头脑的爱国中年韩侂胄一句逆耳忠言也听不进,只急着建功立业,去请当时最有名的大才子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李璧起草了《讨金檄文》以鼓舞士气:“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怀旧而愿归;东南七十载之遗黎,久郁而思奋……言乎远,言乎迩,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自从符离之败后,陆游等待朝廷重新出兵恢复中原已经望眼欲穿地期盼了四十多年,一听到消息自然欣喜若狂,立刻写了一首《老马行》,末四句为: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在开禧北伐的初始阶段,先发制人的宋军出师顺利。但没过多久,除了名将毕再遇(岳飞部将毕进之子)一路之外,余军皆败。吴曦(高宗朝抗金大将吴璘之孙)在四川图谋割据为蜀王,里通金朝按兵不动。东线无忧的金军遂兵分九路南下,前锋直抵长江,宋廷大为震恐。
在此危急关头,之前一直给韩侂胄北伐泼冷水的叶适请求出任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亲身担任前线指挥官,以劣势兵力坚守城池配以劫寨,屡屡重创气焰正盛的敌军,金兵不得不解围后撤,战局才得以稳定。他又在长江以北屯田筑堡,招聚流民,巩固住了江淮防线。时势的进展证明了华岳和叶适很有先见之明。
爱国和报国都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实干的精神,而不是靠动一动笔或者敲几下键盘,喷几句“杀光金狗”“收复菲律宾省”“炸沉东京”的嘴炮。放眼今日之网络,如韩侂胄般志大才疏之流何其多,如叶适辈智慧实干之人何其少。纵然叶适、华岳复生,也照样会被一众爱国青年的口水淹死。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