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荻教子

画荻教子
宋仁宗年间,晏殊有一次主持省试,出了个刁钻古怪的题目《司空掌舆地之图赋》。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分断这个长词组,不需要自卑,因为当时场内的考生也就是全国的顶尖精英几乎都不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连上前求问也是问得驴唇不对马嘴。最后只有一个瘦瘦弱弱貌不惊人的年轻人独自走到帘前问道:“这个赋题出自于《周礼·司空》。郑康成(郑玄)注云:如今(汉朝)之司空,职责是掌管舆地之图;而周朝的司空,职责可不止掌管舆地之图而已。不知道您这题目,是要我们写周朝的司空呢,还是写汉朝的司空呢?”晏殊微微点头答道:“今天这满场之中,只有你一人识得考题的出处。题目是写汉朝的司空。”这年轻人下去后落笔如飞,扣题精准,文采飞扬,于是晏殊将他定为省元。此人复姓欧阳,单名一个修字。从此欧阳修对晏殊执弟子之礼,以门生自称。
欧阳修,字永叔,比晏殊小十六岁。他和范仲淹一样命苦,三岁丧父,不过好在还有一位叔叔可以让母亲郑氏带着孩子去投奔。叔叔的家境也不是很富裕,郑氏便用荻秆在沙地上写字来作为欧阳修的启蒙教育。沙地可以反复涂写,对己经济节约,对公低碳环保,这样培养出一代文豪,绝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优秀的家教之下,欧阳修自幼喜爱阅读。叔叔家里书不多,他就向藏书丰富的城南李家借书来边读边抄,很多书在抄完的同时已经能够背诵了。
欧阳修的童年经历,很好地诠释了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灵感还必须要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汗水”。他十岁时从李家借到《昌黎先生文集》,大爱韩愈的古文,手不释卷读得废寝忘食。后来欧阳修果然继承和发展韩、柳的古文理论,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他作为宋朝文章的旗手,率领其后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和唐朝的韩愈、柳宗元一起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