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唐·虞世南

AA蝉-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初唐书法家、诗人,“初唐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蝉》《赋得临池竹应制》等。
在树叶稀疏、枝干挺拔的梧桐树上,一只蝉在低饮清露。它清脆而响亮的鸣叫声,不时回荡在我的耳畔。蝉鸣声能传播得如此远,是因为它栖居在高高的梧桐树枝上,不用借助秋风,也能响彻林间。
垂(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流响:指蝉长鸣不断,声音传得很远。
藉:凭借,依赖。
荨麻
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山坡、路旁或住宅旁的阴湿处。
茎皮纤维可供纺织用;全草可入药,有祛风除湿和止咳之效;叶和嫩枝煮后可做饲料。
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