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二圣临朝

第四章二圣临朝 武瞾并不急于求成,至少到现在为止仍然是这样
在李弘、李贤、李哲相继倒台后,武瞾打出的最后一张牌是四子李旦
李旦生性温和,在看到三个哥哥接连遭受厄运后,他确实感受到了母后那超人可怕的力量和内心的险恶,和三个哥哥不同的是,李旦选择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保身方式
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方式在一定时间段内,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刚刚被立为皇帝后,武瞾让李旦居于别殿,暂时不得干预政事,理由是李旦年纪尚轻。李旦明白自己即使变成白胡子老头,只要强势的母亲在,自己永远是个傀儡
四月十二日,武瞾在武城殿内接受了李旦和文武百官上的尊号。三天后,武瞾又命令自己的侄子礼部尚书武承嗣册封李旦
至高无上的皇帝接受臣子的册封,李旦真觉得这个世界有些荒诞离奇
在接受完册封起身的一刹那,李旦的脑袋感觉昏昏沉沉,一片空白。他如同木偶般的走出了大殿,回到了那如同监狱般的寝宫
对于李旦来讲,这倒是一种解脱,不用在顾及母后那阴沉的面容,不用在朝廷冷酷的斗争中求得生存的一席之地。自此之后李旦暂时完成了使命,开始了傀儡的皇帝生涯,在所有朝臣在为国家大事操心费力的时候,李旦只能在寝宫中写写字,读读书,陪伴他的只有自己的皇后刘氏和几个宫女
那个至高无上的宝座上暂时没有了主人,取而代之的是宝座帷帐后面那个坚韧而多谋的女人
李旦终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此时外面的世界却布满了乌云
自从光宅元年(684年)以后,武瞾大封其族人,除了侄子武承嗣进入宰相班子之外,又对七代祖先进行追封,并建立了武氏七庙。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给自己的祖先立庙,武瞾的这个做法向所有人透露了一个隐含的信息——她要做皇帝
大臣们全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在看到武瞾的做法后,有的人开始坐不住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裴炎
不可否认,在废李贤的过程中裴炎主动投靠了武瞾,但这并不意味着裴炎自始至终会和武瞾始终站在同一战线,事实上裴炎本来就不是武瞾的嫡系,之所以和武瞾联手是怕李贤即位后失去相位
可是在李贤被废后,裴炎渐渐看到武瞾已然实际成为这个帝国的最高领导者,他有些坐不住了
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没有丢掉一个观念,天下是李唐的天下
所以武瞾为七代祖先立庙,裴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理由是作为太后应该公平,不能偏私娘家宗亲,当年吕后失掉人心便由此而始
举什么例子不好,偏偏举吕后的例子。显然武瞾那敏感的神经受到强烈的冲击,裴炎也由此开始逐渐走向了毁灭
他最终毁灭的导火索始于一场叛乱
光宅元年(684年)八月,扬州徐敬业起兵造反!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