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不寂寞

疏勒不寂寞 汉章帝刘炟一边处理“家事”,一边苦恼西疆的那点儿事。我们都知道,西域还是个“难剃头”问题,虽然刘炟派出兵马救出了在西域的汉军,虽然最终是以牺牲了数百人的代价,仅仅救得了耿恭等十六人的性命,但无论如何,还是展现了汉朝的威风
于是乎,刘炟马上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否撤销西域都护和戊校尉、己校尉;二、是否召尚在西域的班超回国。和前面几次商议一样,朝中同样很快就分成了两派,主撤派和不主撤派。主撤派的代表人物是司空第五伦。不主撤派的代表人物是司徒鲍昱
在上轮与第五伦的PK中,鲍昱笑到了最后,刘炟最终决定派兵去西域救援,虽然最后只救出了十三人,但他认为值得。此次两人依然是针尖对麦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左右为难的刘炟也是皇帝难断国家事,最后只好出一道命题来考两位。题目叫:怎样消除旱灾?事情的缘由是:公元76年的春季,京城洛阳及兖州、豫州、徐州出现大旱。正月,刘炟下诏,命令兖州、豫州、徐州等三州官府开仓赈济难民,但效果颇微,借此机会向他们提出救灾策略
面对刘炟的提问,鲍昱的回答说:“陛下刚即位,即使有失当之处,也不会导致灾异出现。我先前曾任汝南太守,负责审理楚王之案,在当地拘禁了一千多人,这些囚犯恐怕不是全都罪有应得。大案一发,被冤枉者往往超过半数。此外,由于被流放的人和亲属分离,死后的孤魂往往得不到祭祀。我建议,让流放者全都返回家乡,取消不准做官的禁令,使死者生者各得其所,这样便可招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
对于鲍昱的回答,刘炟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第五伦回答了,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些年,我们在和匈奴进行无休止的征战,为打通西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才导致天下百姓负担加重。老天也怜悯这些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们啊,所以才会发生旱灾进行警示!只要远离了战争,平息了欲望,增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数,天灾自然就平息了。最后指出,秦始皇修长城,工程浩大,徭役频征,胡亥不改前代政策,终于失去了天下。因此,孝元皇帝放弃了珠崖郡,光武皇帝拒绝了西域各国的归附,如今在伊吾屯田和在楼兰驻防的士卒久不还乡,这不合上天之意啊
第五伦的回答很巧妙,他是以神论神(拿上天说事),以事论事(拿死皇帝说事),以理论理(引据古今各类正反面教材),高屋建瓴,刘炟听后,高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并接受了第五伦的意见
第五伦以磅礴之势终于赢得了这次PK的胜利
公元76年,汉章帝刘炟下诏,将戊校尉、己校尉和西域都护一并撤销,召班超回国。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