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王公公强百倍的李公公

比王公公强百倍的李公公 仁多保忠啊仁多保忠,为啥你早不用这招呢
就在仁多保忠准备下令点火的时候,宋朝援兵赶来了。此次宋朝来援的都是重量级的人物,苗履、姚雄、李忠杰等人把自己手下的部队全都带来了,一时声势浩大,烟尘滚滚
攻城战把敌人的援军都打来了,这实在是有点失败,仁多保忠见手下军士皆面有惧色,遂下令全军撤退
夏军一撤,宋军自然不肯放过这追击的大好机会,开始了疯狂的追赶
仁多保忠率军一路撤退,来到了湟水前。由于撤得太仓促,夏军一时也难以渡河。仁多保忠犯了难:前有湟水阻拦,后有宋军追兵,这可如何是好
眼看宋军就要追上来了,只见夏军中走出一位英俊少年,一手拈弓,一手搭箭,随后弦放箭出,那边宋将苗履的副将直接应声倒地
宋军上下全都看呆了,这箭法也太高超了吧?为了不成为下一个倒霉的人,宋军全都停住了脚步,不敢再追了
苗履此时也吓出了一声冷汗。对方既然能一箭射翻自己的副将,自然也能一箭把自己撂倒,但是对方刚才没有那么做,估计是不想撕破脸皮,只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告诫自己别再追了。自己要是不识时务再往前追,估计下一个倒下的就是自己了
反正已经迫使夏军放弃攻打湟州,自己的救援任务已经完成,没必要再追了,更重要的是,再追自己的小命估计都要交待了,苗履想到这儿,果断下了撤退的命令
这位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己方十万大军的少年,就是后来纵横疆场和政坛几十年的西夏重臣——察哥
察哥,李元昊之后西夏最优秀的军事家
可能有人会对这一论断有异议,事实上,这是我考虑了很久之后才给察哥做出的慎重评价,在我看来,他的一生无愧于这一评价
察哥是乾顺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年月不详。史称他从小“雄毅多权略”,看来小时候他的表现就异于常人,这就可以解释他后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了。察哥力大无穷,年纪轻轻就已经能轻易拉得动二石多的劲弓了,而且射出去的箭可以轻易洞穿重甲。考虑到察哥一箭退宋军的时候乾顺只有16岁,而察哥只可能比乾顺小,我们只能感叹,实在是英雄出少年啊
由于察哥在这次战斗中表现非凡,乾顺破格提升他为都统军,负责保卫兴庆府
十几岁就凭借战功成为都统军,这样的成就足可以和李继迁12岁一箭射翻老虎相媲美了
此次战争大概只能算是夏宋双方和谈期间的插曲了,之后两国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没有把此次冲突扩大化,毕竟这种一城一池的得失实在无法与和谈这样重要的事情相比
随后西夏与北宋签订了和平协议,事隔多年之后,两国再一次恢复了和平。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