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

——孔子《论语》 刘庄的顾虑来自一个女人,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母后阴丽华
阴丽华生的儿女虽然多,但她却是个“母仪天下”的贤后,她对待儿女是“一碗水端平”。宠爱刘庄等儿子,也宠爱女儿,都说爱屋及乌,她自然也宠爱梁松和窦固等女婿了
再加上梁松不但长得貌胜潘安,更重要的是,他乖巧孝顺,最得阴丽华喜欢。阴丽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得媳当得马氏,得婿当得梁松。意思就是说,儿媳如果都能像马皇后,女婿都能像梁松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刘秀去世后,阴太后拥有“一票否决权”,她说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可想而知。刘庄不傻,自然得听弦外之音,因此,尽管挖了梁松的墙脚,但却一直没敢对梁松动手。他知道,即便梁松犯了滔天大罪,如果现在动手,阴太后是一定不会袖手旁观的,到时候一边是母后,一边是皇权,就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所以,他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等
等什么呢?等阴太后老去的那一天
如此一来,有大逆不道之嫌,但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刘庄等阴太皇后去世才对梁松“秋后算账”,也是不想让阴太后看到自家“相煎”的局面
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62岁的阴太后安详地走完了她精彩的一生。刘庄把她合葬在光武帝刘秀原陵,与阔别10年的情敌郭圣通及其家族在另一个世界相会。后来的东汉皇族,虽然不是每个皇后都能像阴丽华那样善待情敌及其家族,但是确实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太子和非己所出皇子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与刘秀和阴丽华的身体力行、家训传家分不开的。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他们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正是:漫道皇帝姻缘差,是没遇到阴丽华。历史上的评论是:阴皇后在位时一直很勤劳俭朴,从不贪图玩乐,并且性情温和,极富孝道,常常怀有怜悯仁慈之心
而现代对阴丽华的评价依然很高,据说洛阳当地人把阴丽华的墓称为“娘娘冢”。据当地老人说:“有关娘娘的故事太多了,真真假假的谁也弄不清楚,但有一点你不可不信,这位皇后娘娘德行好,是历史上少有的贤惠娘娘,所以黄河从来不在娘娘冢附近打滚儿(黄河改道),也从来淹不到娘娘冢。
阴太后走了,哭得最伤心的是梁松。梁松哭的不是阴太后,而是他自己。谋反事件败露后,他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尽管此后他选择了“偃旗息鼓”地“隐退”,不再言反。然而,聪明的他自然知道自己之所以这七年来能明哲保身,不是自己的“改过自新”打动了刘庄,而是刘庄有不得已的苦衷——那是因为阴太后的存在。因此,他一直期待阴太后能长命百岁,这样他便能长久地平安下去
然而,美丽的皇宫,留不住年老的阴太后,剩下梁松一个人,好像是多余的
安葬了母后,刘庄不再迟疑。手中的屠龙刀对准梁松就是一刀
这一刀,惊天地泣鬼神;这一刀,很给力;这一刀,也悲伤得泪流成河。看着梁松倒下,刘庄并没有体会到“仇者快”的痛快感,而是涌上了“亲者痛”的痛苦感。是啊,不管怎么说,梁松是自己的姐夫啊
如果不是梁松的不仁在前,如果不是为了政权巩固的大局着想,如果不是为了天下百姓,他怎么能下得了手这般大义灭亲呢
后面的事简单明了——梁松被处死后,家人被流放
这真是: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古今风雨鉴,多少泣黄泉。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