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的登基

刘盈的登基 一向“柔弱”的刘盈打了吕后一个措手不及。审食其被刘盈捉拿入狱后,最着急的自然是他的“情人”吕后了。别看平时吕后心狠手辣,但一到了审食其怀中便变得柔情似水。如今突然离开了这个温暖的怀抱,吕后竟然茫然失措,虽说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这件“家丑不能外扬”的私事上,她陷入了困境
救还是不救这不是个问题,但如何救怎样救却是个不小的问题
正在吕后黯然神伤老泪纵横时,一个人却不请自来,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救审食其。朝中大臣无不对“吃软饭”的审食其恨之入骨,眼下他落入牢狱,众人高兴还来不及,是谁又这么不识时务,偏偏来赶这蹚浑水呢
这个人的名字叫朱建
朱建在长安城里算是一个风流人物。原因有二:其一,他出身豪门。这个朱建原本是楚人,是淮南王英布的门客。英布造反时,朱建不为所动,没有跟随英布出征,而是做起了刘邦通风报信的“间谍”,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自然对他重赏,于是封他为平原君,从此他成了贵族。其二,他为人正直。用句话来形容就是,弱不欺,强不畏,淡泊名利,敢作敢为。因此他结交的朋友都是一些才学之士
审食其在京城有吕后这个至高无上的保护伞,平时目空一切,自然不把朝中重臣放在眼里,却唯独对这个“初来乍到”的朱建格外看重,想尽一切办法来结交朱建
朱建也鄙夷审食其的为人,自然不屑和他为伍,因此,审食其最初求着想和朱建“拜把子”时,他自然打死也不肯答应了,所以两人关系一直处于平淡的状态。但世上的事往往无常,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也不假。正是金钱效应的介入,让原本是两条平行线上永远都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走到了一起
有人就会问了,这个朱建不是淡泊名利,视钱财如粪土的人吗?为什么会被审食其的金钱攻势所打动呢?那是因为审食其送金钱的时机掌握恰到好处——朱建母亲逝世时
正是因为这个朱建平时为人极为廉洁大方,不趋炎附势,所以在他母亲去世时,他想“奢侈一回”厚葬母亲以尽孝心,但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口袋中空空如也,活了一辈子,竟然拿不出钱财来尽孝,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了
一直对朱建处于“观望”状态的审食其知道他的窘境后,携带百金以“吊唁”的名义来了,借着这个时机送礼对朱建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在那种面临借钱葬母的尴尬情况下,朱建低下了他高昂的头颅,不得不接受审食其的“嗟来之食”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时审食其有难,朱建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了。要救审食其自然不能直接去求刘盈放人,因为这样的做法就像去摸老虎屁股,自讨没趣,聪明的朱建自然不会选择这种方式了
也许是对当年审食其的金钱攻势记忆犹新,此时,朱建也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通过金钱买通了刘盈身边的一个最为亲信的侍卫——闳孺。然后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是皇帝身边最宠爱的人,这次辟阳侯审食其入狱,据有人说是你出的鬼主意。辟阳侯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吕后会放过你吗?”金钱攻势再加威逼利诱,侍卫闳孺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直问朱建他该怎么办
朱建眼看时机已到,不再拐弯抹角,说了他的最终目的:你劝皇帝放了审食其,这样一来,太后不但不会怪罪于你,还会感激你的
OK,说到这里,不关朱建什么事了,就看闳孺的表现了。闳孺也不是吃素的,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不断在刘盈耳边吹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之,到最后刘盈被说服了,把审食其“无罪释放”了事
一段捉放审的插曲也到此结束。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