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蜀的由来

2.蜀的由来 朱买臣站在仕途的最高峰后,他并没有目空一切,他知道,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离不开在他最穷困潦倒时帮助和关心他的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于是他开始了报恩之旅
这里主要讲他报恩的两个人,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
1.他想报答的女人就是他的“休妻”
前面已经提到,朱买臣的老婆当年因忍受不了别人的羞辱而改嫁他人。然而,命运最会捉弄人,穷困潦倒的朱买臣卧薪尝胆,几年后终于发了迹,官至太守,衣锦还乡的时候,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他觉得她付出了很多,即使她后来忍受不了贫穷,改了嫁,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他派手下人把前妻和前妻的后夫接到他的“朱府”里,想让他们过着真正的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
朱买臣之所以富贵之后仍然不忘这位前妻,是因为前妻狠心离开他后,也并非对他就无情无义,史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前妻离开他之后,朱买臣仍然打柴唱歌,苦中作乐,有一次在坟地里砍柴时,遇到了来上坟的前妻和她的后夫,前妻见朱买臣可怜,立即把他招呼过来吃喝一顿。这与南宋陆游沈园遇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相比,别是一种滋味。早已饿得奄奄一息的朱买臣没有拒绝这个“嗟来之食”,他不动声色地吃完饭,对前妻的后夫说了声“谢谢”,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朱买臣发迹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对他们两个“知恩图报”
朱买臣原本想帮前妻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反而害了前妻。前妻当年眼中的朱买臣是一块废弃了的电池,无法给自己供电,为了不“腐蚀”自己的生命,她寻找了新的电池——邻村的木匠。那木匠的确是块新的电池,使她光鲜了几年,但她着实没有想到朱买臣是一块可以一直充电的蓄电池。覆水难收,朱买臣越是大度想让她过上好日子,她就越感到“羞”,于是,已知羞的她来了个“悬梁自尽”,成就了一代烈女
后有李白《妾薄诗》,不失为精辟的点评:“雨落不上天,覆水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2.朱买臣想报答的男人的名字叫严助
朱买臣的命运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得到了一个贵人的相助,这个人的名字叫严助
严助,会稽郡吴县人,严忌之子,本名庄助,《汉书》为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讳,把庄助改称严助。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年)走上仕途,因才华横溢,被汉武帝直升为中大夫。建元三年,东瓯告急,汉武帝派严助以节发兵会稽,浮海相救。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兵进南越,武帝再派严助带兵支援,不久便搞定了东南动乱的局势。随即被封为会稽太守(后人称赞他为“会稽贤守”)。后侍于内廷(相当于高级顾问),每逢有异事,武帝命作赋颂
如果朱买臣不是得到严助的举荐,恐怕他“五十当贵”的夙愿,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和东方朔一样,朱买臣是通过上书求官走上仕途的。买臣不治产业,鬻柴以给食,虽然时时保持着负薪讴歌的兴致,进京上书的盘缠仍然缺乏。于是他趁着会稽郡年终上计的机会,以上计吏随卒的身份,吃着公粮乘着“公交车”进了长安(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
朱买臣为了完成他“年五十当富贵”的豪言壮语,他努力地当临时工,顽强地等待天子垂青。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终于等到了一个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贵客”
这位“贵客”便是严助严大人。因为是老乡的关系,《酷吏列传》中提到朱买臣得到严助举荐后,汉武帝马上就召见了他,在面试中,朱买臣放开手脚,以滔滔不绝之势讲解了《春秋》和《楚辞》,只听得汉武帝惊为天人,他大手一挥,朱买臣的人生从此就是另一片艳阳天了,他被封为中大夫,官位与严助平起平坐
正是因为和严助的“他乡遇故知”,朱买臣才被不拘一格的汉武帝来了个“金榜题名”,所以,严助在朱买臣的心里就如同“衣食父母”一般
然而,朱买臣还来不及好好报答严助,严助却挥一挥衣袖,走了,到另一个天国报到去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