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

悲伤逆流成河 就在东部大军贸然深入受挫后,西部的大军也没闲着,速度和李广相比毫无逊色的霍去病很快也深入到了匈奴内部,而和公孙敖部队玩起了失踪,因为当时的通信条件有限,到后来,两军谁也找不到谁了
在这种情况下,霍去病并没有退缩,相反他选择了继续孤军深入,跨越居延海、横穿小月氏(大月氏的分支),剑锋直指祁连山。其路程虽然跟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还有差距,但路程量也是巨大的,且不说路途之遥远,单是路线之曲折和复杂就令人叹为观止。事实证明,霍去病的“迂回”战术又打了匈奴士兵一个措手不及
霍去病如天兵般突然出现在祁连山时,驻守在这里的匈奴士兵毫无知情,在他们眼里,祁连山这样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属于保险中的保险。然而,这一次霍去病不请自来,埋单的自然就是匈奴人了
霍去病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杀猎的,他一共杀死和俘虏匈奴士兵三万多人,其中包括匈奴的单桓王和酋涂王,至于其他的小匈奴王、王母、王妻、王子也有五六十人,而相国、将军、都尉更是多达百余人
战果之丰富令人咂舌啊
而公孙敖先生慢哉慢哉地在匈奴边境上走了一圈后便回来了。西路军的战况大致便是如此了
当东、西两路大军归来后,接下来便看汉武帝的封赏了。结果不用说,霍去病因为浑身是胆,跋山涉水,不畏艰险,在祁连山打了匈奴一个猝不及防,无论是歼敌数还是擒敌数都是前五次军事行动没法相比的。因为霍去病已被封侯,汉武帝特赏食邑五千户以示对霍去病的赏赐。而霍去病手下的参将司马越两次跟随霍去病立下赫赫功劳,斩匈奴邀濮王、擒匈奴稽且王,擒敌数千,歼敌无数,被汉武帝封为“从骠侯”(霍去病是骠骑将军,汉武帝封他这个侯的意思不言而喻)。校尉高不识功劳也很大,被封为辉渠侯。另外,这次凡是跟随霍去病从小月氏打到祁连山的人都被封为左庶长
一句话,跟随霍去病的人皆大欢喜。而明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孙敖,别人是兵贵神速,他是兵贵神缩,仗还没有打就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边境上匍匐前进,公孙敖的表现,说得好听点是“成熟稳重”,说得不好听点便是“贪生怕死”,结果还由汉武帝来定夺好了。汉武帝对这样延误军法之人深恶痛绝,如果是一般的将领汉武帝早就把他的头颅砍下来了,然而,因为公孙敖出征过数次,也算是元老级人物,再加上以前也曾立下过战功,综合各种因素,汉武帝作出如下判决:革职察看
和西路军有人欢喜有人忧相比,东路军就明显成一边倒的“忧”。飞将军李广因为贪功冒进,被匈奴人痛打落水狗,但不曾想“狗”逼急了反咬一口,匈奴人本身也损失惨重,汉武帝给李广的定论是:功过相当,不赏不罚
而在“西游记”中历经十三载成名的博望侯张骞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汉武帝把张骞判成和公孙敖一样的延误战机,耽误军情,按理来说也是死罪,但念张骞救李广有功和西游的忠贞,汉武帝给他的判罚和公孙敖的一样:罢官回家
张骞虽然因为“谨重”,结果被注重“积极主动”打击匈奴的汉武帝定为“杀鸡儆猴”的牺牲品,但他历经十三载完成的、足以载入史册流传万年的“西游记”却早已定格成永恒,汉武帝并没有就此忘了这位传奇般的人物,经常去看望他、慰问他。六年后,因为形势的需要,汉武帝终于请张骞出山。之所以用请,是因为汉武帝并不是叫张骞回到朝廷中去当官,而是去第二次“西游”,至于张骞的第二次西游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后面将会讲到,我们先来看一下经过汉武帝精心发动的第六军事行动,特别是霍去病出其不意地在祁连山一带打了匈奴一个猝不及防,匈奴损失惨重后的连锁反应吧!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