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保卫战

云中保卫战 北魏进入中原以来,仍在沿循旧有习俗,祭祀的胡族神很多。刘洁军事政变阴谋暴露之后,崔浩趁热打铁,唆使拓跋焘下达精减鲜卑联盟诸部供奉的神灵、禁止“私养沙门”、抑制佛学传播的诏令。崔浩想彻底铲除佛教,可信奉佛教的人实在太多,拓跋焘难以下决心全面禁佛。正当崔浩为灭佛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个机会悄悄地来了
元嘉二十二年,卢水胡匈奴人盖吴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聚众反魏,人马十余万,声势浩大,并向江南的刘宋王朝称臣乞兵。起义军击败前来镇压的魏军之后,向长安转进
拓跋焘亲自率军队平叛,这次大起义为崔浩全面废佛找到了合适的借口。西北匈奴人信佛,关中地区佛教更加昌盛。为应对战乱,不少佛寺拥有武装力量。拓跋焘平定盖吴之乱时,在长安一处佛寺发现僧人私藏武器、酿酒、为州郡牧守及富人藏匿财物、与贵族妇女于暗室中淫乱
种种丑行使佛学宣扬普度众生的教义变得非常苍白。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就像每一名官员都代表国家形象一样,每一个和尚、每一处佛寺代表佛家的尊严。原本对佛寺广占土地、荫附人口不满的拓跋焘被激怒,崔浩从旁火上浇油,怂恿尽诛天下沙门
元嘉二十三年,拓跋焘自诩灭佛圣人,悍然下达了一道震惊天下的灭佛诏。诏书斥责佛学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的罪魁祸首:“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一切浮图形象及胡经,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此诏一下,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开始了
北魏官府一起行动,捣毁佛寺、焚烧佛经,毁灭佛像,拆毁伽蓝,活埋和尚。一时间,僧人或死于非命,或逃逸四散,土木塔庙荡然无存,中国佛教经历了第一次“法难”。经石虎、苻坚、姚兴等天王费尽金钱建造起来的佛塔、寺庙在北方荡然无存
这一场洗劫连道教天师寇谦之都看不下去了,极力阻止。崔浩不听,多亏监国太子拓跋晃素敬佛道,压下诏书缓发,平城沙门一个没死,各地和尚大多逃逸
事物有得有失,有好有坏。中国人骨子里太激进,从一个极端可以很快走上另一个极端。既可以焚书坑儒、杀僧灭佛,也可以尊儒崇佛,温和改良。世界人民能做到的,中国人能做到,世界人民做不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成为最伟大的民族
意识形态是一种向心力,不同的民族可以因此凝聚为一个国家。比如,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儒学功不可没,许多民族因仰慕儒学而融入中国大家庭。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产生了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尤其在北方,学者们利用儒学宣扬中华文明,来改造社会,改造民族,改造国家。继北魏汉化第一人张衮之后,崔浩成为儒家文化坚定不移的推动者
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推行形成门阀士族。作为士族豪强,崔浩渴望在北魏国建立起以世家大族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意识形态,来确保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借助皇帝的信任,崔浩大整流品,明辨出身姓氏等级,严格搞起门阀制度
他的所作所为过于激进,已为鲜卑贵族所不容。他的张扬、跋扈、不计后果为他日后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最后“国史事件”将把他送上断头台。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