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风格

何谓风格 宇文邕万万不曾料到,他死后仅仅过了三年,儿女亲家杨坚便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发动大规模的南征军事行动,五十万铁骑雄师兵分八路,浩浩荡荡杀向江南。铁马金戈横渡迷雾空濛的大江时,靡靡之乐依然回荡南京宫廷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玉树后庭花》,这首陈朝皇帝陈叔宝亲自谱写的得意之作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配以刀箭的铮鸣和隆隆的马蹄声告诉世人一个真实的南北朝,北地悲歌,吴声艳曲;金戈铁马,玉树流光;胡笳悲鸣,玉人起舞。《玉树后庭花》余音绕梁,隋军士兵放下绳子从景阳殿的枯井中拉出躲藏井底的陈叔宝皇帝和张贵妃、孔贵嫔两位美女。隋兵战刀一挥而下,将江南美女张丽华的头颅斩落青溪,“发长七尺,光可鉴人,眉目如画……
妖艳、诡异、血腥、放荡、豪迈、疯狂,这就是南北朝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南北一统,天下归一。佛寺钟声响起,祈福?消灾?人生的痛苦何其多,怎堪再忍受战乱折磨,悠长的钟声跨越时空,细数南北朝的群星,我们会记得谁
南北朝这段充满痛苦和一时欢愉的动荡岁月结束了。南北朝的历史对中国人来说过于沉重,又是我们难以逾越的历史。如果没有南北朝的智士贤人、英雄豪杰,中国会像欧洲永远陷入分裂。不能否认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四方民族融合到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任何人不能忽视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在中国,唯有统一才有和平,唯有民族融合才有和平,这是南北朝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只要有分裂就有战争,有战争就有痛苦。珍惜生命,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南北朝系列写完了,是在郁闷中写完的,也许大家从中看不到多少欢快,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所以才需要幽默,需要欢声笑语。可我总是笑不出来,套用高延宗的一句话感慨:“命也。”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部关于西夏的作品,可一直没找到适合我的方式,当有一天看到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突然眼前一亮:原来我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当年明月写了三年,我也看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一边看《明朝那些事儿》,一边在构思自己的西夏史书,现在,我想是时候动笔了
老实说,我对自己计划的难度还是有充分认识的。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先后与宋、辽、金鼎立,立国近两百年(实乃190年),直到公元1227年才被新兴的蒙古帝国所灭。这么长时间的地方割据政权,一直以来却被我们的历史研究所忽视,何故?因为与西夏相关的史书实在太少。西夏长时期与辽、金、宋鼎立,元朝人在纂修前朝史书时,只纂《辽史》、《金史》、《宋史》,唯独不给西夏写一部地位相同的专史,只在三史中各以少量篇幅专门记载西夏史事,例如《辽史》中只有“西夏外纪”一卷,《金史》中只有“西夏传”一卷,《宋史》中只有“夏国传”上、下两卷。正因为如此,国内关于西夏史的研究困难颇大
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想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西夏历史都有困难,更别说一般人了。而我想要尝试做的,就是把我所掌握的西夏历史,用尽量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告诉大家,让尽可能多的人都了解一点儿西夏历史,仅此而已
本书主要参考的史料,除上面讲述的三史中的相关史料外,还采用了《元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相关史料,以及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吴广成的《西夏书事》、戴锡章的《西夏纪》等史书
为了对读者负责,本书为正说历史,所采用的史料可信度都很高。为充实本书内容,我在充分利用现存史料进行讲叙的同时,也会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加以合理的推测和揣摩,这一点有必要说明。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