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 天下基本已定,蜗居在宛城的刘玄面临一个迁都的抉择。候选城市只有两个:长安和洛阳
长安是汉朝的老都,当年开国皇帝刘邦花重金打造了举世无双的未央宫,无论规模和气势都是首屈一指的
洛阳在当时是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论人口不如长安,但论经济建设却更胜一筹
思来想去,刘玄最终决定迁都洛阳,原因很简单,新朝新气象嘛,长安虽然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但那里沾了扫帚星王莽的晦气,迁都那里颇不吉祥
刘玄拍板定都洛阳后,本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他决定先派人到洛阳进行装修。直到这时,刘玄终于想到被窝藏了许久的刘秀
是啊,自从刘死后,刘秀天天待在宛城,吃香的喝辣的睡软的,照拿薪酬,一点事不做,享着清福过着日子。当然,刘玄有刘玄的考虑,行军打仗的事不敢交给你做,怕你乘机掌握兵权。但搞工程建筑的事还是可以交给你做啊,纯粹苦力活儿。于是乎,刘秀头上马上就多了一道头衔——行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是汉代的官职,相当于纪检监察部长,位高权重,朝中文武百官都在其监察和弹劾范围之内,京城及附近郡县的大案要案重案都要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按理说是一个不错的头衔。然而到了刘秀这里,职权便打了大大的折扣。刘玄在司隶校尉前加了个“行”字。按字意理解就是,让你暂时主持司隶校尉的工作,负责洛阳的装修。至于以后行不行,不是你说了算,是我说了算,我叫你上就上,叫你下就下
事实证明,刘秀不但带兵打仗行,搞建筑装修同样也行。很快他就带人把洛阳城装修得漂漂亮亮,焕然一新。他不但修缮好了洛阳的宫殿,而且还本着司隶校尉应有职责,恢复和完善了汉朝的各种制度
刘秀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连刘玄也对他赞不绝口
都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就在搞建筑搞得风生水起、赞叹声一片时,刘秀马上又搞起了阅兵仪式。当然,阅兵仪式,更始皇帝刘玄才是主角,他拥有数十万革命军的指挥权,而刘秀这个配角只拥有数百人马。可是,最终出彩的却是刘秀。都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看来这话一点也没错
话说刘秀修缮好了洛阳宫后,刘玄马上就举行了盛大的迁都仪式。听说这个消息后,长安的官吏们当然很失望了,但失望归失望,最终他们还是自发地组织了一支强大的“观光团”,亲自去洛阳一睹大汉王者的风采。然而,他们不会料到,他们的热情很快就被泼上了盆冷水
因为刘玄举行的哪里是阅兵仪式啊,简直就是在走时装秀的表演。但见走在最前面的将领们穿的不是官袍,而是女人的衣服,戴的不是官帽,而是庶民戴的帻巾。而士兵们则是袒胸露背的,打赤脚的,叼旱烟袋的……总之,什么无奇不有,什么千姿百态,什么惊世骇俗,都可以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属于“主流”部队的刘玄上演的却是“非主流”的闹剧,吓得“观光团”矫舌难下,冷汗直流。更有甚者背过身去双手捂眼不敢多看,心里叹道:这简直就是人妖表演
就当“观光团”准备悻悻而归时,刘秀率领他的几百嫡系部队华丽登场了,但见他们衣冠堂正,军容肃穆,目不斜视,步履一致,个个风姿飒爽,英气逼人
“观光团”看到这里,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咱们这一趟没有白来啊,没想到今天又见到了汉官的威仪了。”而在他们心里却都心照不宣地记住了这样一个人的名字——刘秀
然而,此时的刘秀是刘玄的瓮中之鳖,刘玄要捏死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他要如何摆脱被刘玄控制在手心的命运,走出大哥刘被杀的阴影,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新天地呢
关键时刻,刘秀得到了贵人的帮助,这个贵人便是他的铁哥们儿——冯异
刘秀一直视冯异为自己的“智囊团”,这次,冯异又有什么奇思妙计呢?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