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布脱险

季布脱险 冒顿既然把目标锁定在了大汉王朝身上,而他要想进入中原,就必须要经过最北方韩国的地盘。韩国当时的韩王是韩信。这里再次申明,此韩王信非那个被刘邦当初拜为“大将军”的韩信。这时的韩信早已有准备了,他的军队都派到了马邑去防守匈奴的进攻了
公元前201年9月,韩信苦苦等待的冒顿终于来了。那一天下着大雪,韩信一清早就起了床,首先嵌入他眼帘的就是一片白,银装素裹,全世界好像都变成白色了
雪,一片一片一片,飘飘柔柔,洋洋洒洒地下着。这时突然传来了一声枪响…
此时守在城头的士兵已经在惊呼了,他们撕心裂肺地叫道:“狼来了,狼来了。”韩信擦了擦眼睛,定眼望着远方,但见白茫茫中果真有黑压压的发着绿光的狼影在闪动着
怎么突然之间会有这么多狼来了呢?又过了一会儿,那群数不尽的狼像变魔术似的,瞬间就到了城下了。直到这时韩信才看清这群狼的庐山真面目,原来他们真是一群披着狼皮的人(这和披着羊皮的狼有一点点区别)。他们身穿狼虎之类的兽皮,头戴雪毡,远远一看不是一群狼又是什么呢?此时这群狼正虎视眈眈地望着城上
为首的狼王冒顿打了一个手势,写了一封信直接射到城里去了
韩信哪里料到这么寒冷的天,这一万来匈奴人竟然会如天神下凡般突然出现在眼前。他身边只有几千守军,他也不是傻子,看了信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但真要他开门,还得犹豫啊
顺便提一下,这个韩信与其他诸侯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他的脸像六月里的天一样变得贼快贼快。当初刘邦攻克彭城时,韩信马上归降于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就马上掉转马头归降于项羽,后来见势不对又归降于刘邦
此时这些匈奴人的“甜言蜜语”正符合韩信“顺风倒”的风格。面对这样的一群狼人,韩信虽然对守城一点信心也没有,但他同时也有顾虑啊!如果真的投靠了他们,狼人的生活,他们这些地地道道的汉人能适应吗
于是韩信犹豫着。这时他的部将就劝他派人去向刘邦求救。韩信当时想想也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派了一个装扮成狼人模样的士兵,乘夜溜出城去,然后向刘邦所在的咸阳进发
由于不敢打草惊蛇,他行的是蛇行鹤伏之绝妙身法,生怕惊动那群狼人。但人的脚力毕竟有限,哪能跟马相比,因此,走着走着他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当他累死累活到达咸阳时,时间已过了五六天了
五六天按理来说是比较短的,但对于被困在笼中的韩信来说就是度日如年了。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七天,终于熬不住了,于是他派人出城去和狼人进行“开门”细节的谈判
那边刘邦接到信史的报告后,马上调兵遣将,准备去救被困在马邑的韩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在这时,传来了韩信正和匈奴人谈“芝麻开门”的事,刘邦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如果他们真的实现了“狼羊对爱”,那他再派兵去那里,岂不是很不受欢迎吗
不受欢迎的事谁都不会轻易去做,于是刘邦决定暂时按兵不动,而是直接给韩信写了一封信,以求他能及时“回心转意”
那边的韩信因为双方的利益和政治地位进行了数轮艰苦的协商,但由于双方存在语言障碍,想找精通两国语言的翻译官当真是难于上青天,再加上韩信对这些狼人的底细还不是很了解,在谈判时要求条条框框都写得很详细,因此虽然只有一扇紧闭的大门,但要想打开还确实不那么容易
刘邦的信一到,倒帮了韩信一个忙,说白了,韩信为什么谈得这么慢,就是对刘邦还存在最后的一丝留恋和不舍,对狼人还存在最后那么一点戒备和提防。但刘邦的信却让他不能再犹豫了
我们先来看刘邦的信是怎么写的就会明白一切了,说白了是一封“责备信”:“我封你为韩王,是叫你镇守在北方,为国效力,不是叫你和匈奴人做勾三搭四偷之举……
于是悲愤的韩信不再犹豫,马上就开门把匈奴人迎进了城里。冒顿进了马邑城后,欢喜之余,马上拜他为大将,让他充当先锋,越过句注山,南攻太原。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