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死之斗

殊死之斗 吕嘉从悬崖边上走了一回后,心有余悸的他对目前的局势进行了分析:赵兴并没有杀他的心,安国少季是个窝囊废,剩下的嫪太后孤掌难鸣。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暂时还是“安全”的
于是吕嘉选择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战略方针,并没有立马和嫪太后撕破脸,而是先从弟弟掌握的军队中调了一部分保卫丞相府,然后又托病不再入宫,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之势
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安国少季眼看把事情弄砸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他只得把南越国的情况飞马传到了汉廷。接到安国少季的“急报”,汉武帝的第一反应是怒,第二反应是大怒,第三反应是怒不可遏,于是怒极了的汉武帝也不顾堂堂一国之君的身份,破口大骂安国少季太没用。直把安国少季祖宗十八代骂得差不多了,汉武帝这才叫了一个人来为他分忧
被汉武帝召来的人叫庄参,汉武帝丢给他两千人马,叫他去协助嫪太后摆平南越的内乱
然而,汉武帝不会料到,他钦定解忧的人非但没能给他解忧,反而给他增添了新的忧愁,因为庄参面对这个在别人眼里可以一举“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非但没有马上去立功,反而是“废话连篇”:“陛下,您是叫我去谈判还是动武?
“以目前南越局势,你还想做陆贾第二吗?”汉武帝一向是动武派,对庄参的提问不由眉头微蹙
“如果是以友好姿态去谈判的话,带几个人就够了;如果去动武平乱的话,这两千人根本不够塞牙缝。”庄参很不识时务地继续道
对话到此结束,汉武帝没有再给庄参任何交谈的机会,直接让他回家抱孙子去了
庄参搬起石头砸中了自己的脚,一举失去了建功封侯的机会。一个庄参沉下去了,而另一个叫韩千秋的人又浮出水面来。韩千秋,郏县(河南省郏县)人,曾担任过济北王的丞相。眼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马上来了个“毛遂自荐”:“臣愿带三百人到南越取吕嘉的首级来见陛下。
汉武帝对韩千秋的勇气大为赞赏,马上就批下了一个大大的“诺”字。给了他两千精兵,并且还配了一个颇为重量级的副将嫪乐——这个嫪乐是嫪太后的弟弟。汉武帝这样安排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然而,汉武帝这次动武,却把犹豫不决的吕嘉逼上了绝路。吕嘉听说汉军大兵压境,立马又找到弟弟,两人就目前局势进行了紧急协商,达成如下共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公元前112年,吕嘉和弟弟率军在南越宫中发动了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毫无兵权的嫪太后、赵兴,以及胆小鬼安国少季皆死于乱刀之下
吕嘉发动宫廷政变后,马上给出了理由:国王年少无知,而嫪太后原本是汉人,只图眼前利益,哪管我南越国的前程?本人身为南越丞相,有责任也有义务铲除国贼,别立嗣主,以保我南越世代相传下去
另立的嗣主是赵婴齐和南越籍妻子所生的儿子赵建德。吕嘉发动政变,竟没有一个人对他的喋血行动站出来反对。而吕嘉平定南越内政后,并没有舒一口气,相反他将面对韩千秋和嫪乐的“兴师问罪”
话说韩千秋和嫪乐虽然只带了两千人,但接连摧破了几座小城,竟一路势如破竹直抵南越边境。一路顺风顺水的韩千秋也因此自鸣得意起来,露出轻蔑的神情来:南越的反军原来不过如此啊!而嫪乐急于为嫪太后报仇,不断鼓动韩千秋一鼓作气把吕嘉彻底打败。接来的事实证明,越军和汉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开始还稍稍抵抗一下,到后来竟非但“不设防”,而且沿途还有备好的干粮等东西
面对这样的奇怪情况,非但没有引起韩千秋的高度重视,反而更进一步助长了他的傲气,他手一挥,大军就呼啦啦直奔南越的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市)。直到这时,吕嘉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他大手一挥,早就隐藏好的越军呼啦啦地奔出来,把汉军来了个关门打狗
离番禺短短四十里距离的地方,却是韩千秋“千秋梦断”之处,可怜的韩千秋还在做他的千秋事业大梦,就到另一个极乐世界去了,留下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汉武帝终于为他的“轻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韩千秋全军覆灭,这对心高气傲的汉武帝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怒发冲冠地发誓:血债血还。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