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就在“三鸟羽”多方面搜集证据、准备和张汤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攻防战时,一个人的出现,吹响了三人帮战斗的号角
广川王刘彭祖是汉景帝与贾夫人之子,本来好好的当一方之王,但就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他上书了,一纸状告的人竟是张汤。罪名是:张汤和鲁谒居有不可告人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御史中丞(仅次于御史大夫的官职)李文曾经与张汤有过节,心中怨恨,他常常不按张汤的指示办事,且处处跟他作对,抓他的小辫子,大有把张汤往死里整之意
面对不识时务的李文,张汤没有选择逆来顺受,而是选择了反击。于是他指使心腹鲁谒居派人去告李文的状,随后之事出奇的顺利,李文落到张汤手里,张汤没有再给这个死对头任何申辩的机会,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李文送上了西天。后来汉武帝问起这件事,张汤隐瞒了鲁谒居的所为,说是李文的“情敌”告的状。最终这个冤案在汉武帝的眼皮底下,竟来了个不了了之
成功地除掉了李文后,张汤对鲁谒居感恩戴德,后来鲁谒居病了,张汤亲自去看望他,并且替他按脚捶背,这对一向清高自傲的张汤来说,真是猪八戒背媳妇——头一回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亏心事”的鲁谒居不久就病了,这一病,最终的结果却是:医治无效。张汤原本以为鲁谒居这一走,将会死无对证,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鲁谒居的弟弟的出现,又掀起了一场大风波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鲁谒居不会知道,他死了,却牵连到了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成了替罪羔羊
鲁谒居弟弟被抓后,张汤急了,如果鲁谒居的弟弟“招了”,那么他这个主谋也脱不了干系。可以说,他们两个现在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于是,他四处活动,拉关系,只为把鲁谒居的弟弟营救出来
张汤办事向来谨慎,想“暗”中帮助他,为了不暴露目标,他“明”里看到鲁谒居的弟弟也假装没看见,可见城府之深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次,他是谨慎过了头。鲁谒居的弟弟在狱中眼看“救星”居然对他视若不见,仿佛从来都不曾认识过的一般,心中的怒火顿时烧起,心中道:我之所以落到这种地步,完全是拜你张汤所赐,你现在倒好,居然过河拆桥,弃我于不顾了。你无情,休怪我无义了
鲁谒居的弟弟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招出了李文案是张汤和鲁谒居共同搞的阴谋。汉武帝见到血书后怎一个震惊了得,于是马上做出指示:查
就在汉武帝派人要把案情查个水落石出时,又一件事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皇宫里出了盗墓贼——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皇陵被盗,丞相庄青翟认为自己很失职,因此很忧虑,眼看盗墓贼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于是,他便约朝中的二把手张汤一同去见皇上,先主动谢罪再说
面对庄青翟的盛情相邀,张汤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理由简单明了,只有两个字:头疼。(李文冤案让他不头疼才怪
其实张汤拒绝庄青翟,真正的目的是想扳倒丞相庄青翟。张汤对于皇陵被盗一事,有他自己的想法:作为堂堂一国之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殉葬钱被人偷挖了,丞相脱不了干系,谢罪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张汤就是张汤,敢作敢为,他不但没和庄青翟一起进宫去汉武帝那里谢罪,反而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他想借此机会扳倒丞相
本来现任丞相庄青翟只是“充位而已”,朝中大事皆裁决于张汤,可以说张汤实际上便是朝中的一把手。但是人的权欲是没有满足的,张汤实权在握,但还不满足,他和“二奶”的心态是一样的,不要只做名义上的夫妻,还希望有一个正当的名分,如果庄青翟倒了,这个位置不是他的,还会是谁的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皇陵被盗,国人皆惊,百官皆忧,唯独张汤暗喜,他认为他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他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对丞相庄青翟下毒手,他甚至连给庄青翟安排的罪名都想好了,四个字:明知故犯。这个罪名虽然不足以致庄青翟于死地,但却足以让他丢了乌纱帽
但对张汤来说,有了庄青翟的乌纱帽就足矣。然而,张汤不会料到,庄青翟的乌纱帽他还没有捡到,自己的乌纱帽却丢了
就在张汤“顶风作案,为所欲为”时,“三鸟羽”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浮出了水面。他们隐忍多时,目的只有一个,扳倒张汤。因此,他们一出手,自然非同小可
“三鸟羽”经过周密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张汤的鹰犬田信等人,并且进行了“突审”。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田信等人惊慌失措,只得如实交代了张汤“投机倒把,横敛聚财”等事
面对“三鸟羽”呈上的又一份“血供”,这一次汉武帝愤怒了。再加上先前鲁谒居弟弟送上的“血供”,他没有再选择沉默,直接把张汤打入死牢,随即派赵禹审问张汤。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