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担心

1、担心 当武三思和韦皇后牵着他的“五只狗”在朝廷中为所欲为时,朝廷很多忠正耿直的大臣对以李显为核心的新朝廷产生了失望,在他们看来,李唐的复兴本不该如此起步,当时除了朝廷内部争权夺势、乌烟瘴气之外,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野心
神龙二年(706年),李显率领皇族成员由洛阳重返长安,在到达长安不久,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开始显示出了强势
韦皇后是个精明干练的女人,李显即位之初给了她锤炼听政的机会,经过这两年的锤炼,韦皇后无论从气质上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上颇有武瞾的影子,武瞾曾经的辉煌刚刚离去不远,如果说韦皇后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她的这种野心,可以说也是李显“赠予”的,再加上老相好武三思的越发红紫,我们不能说此时韦皇后有做女皇的野心,但她那平静如水的外表,终究掩藏不住一颗躁动的心灵
实事求是的讲,以韦皇后为首的内朝后妃势力,在李显即位之后,尤其是在对抗政变功臣的过程中,虽不像武三思那样充当头排进攻,但由于身份特殊,相信“枕边风”的威力也让李显信心百倍
总体来说,从李显即位,一直到政变功臣垮台之后,以韦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始终隐藏在李唐宗室、武氏集团和政变功臣派之后,而这种隐藏除了是朝廷特殊的政治格局所造就的之外,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派别必须依附李唐宗室才能生生存,准确的说是依靠皇帝
可是在政变功臣派倒台和武三思迅速重新走红之后,情况完全变了,内朝后妃势力由巩固地位改为主动出击争夺权力
事实证明,套用某位伟人的说法,一个派别准备夺取权力之时,总是首先要做舆论工作,在我看来,标志内朝后妃势力开始夺权的标志是从文采俱佳的上官婉儿开始的
她不断的写文章夸赞韦皇后,说韦皇后的能力可与武瞾相比,而且由于和武三思的特殊关系,她也一并夸赞武三思是李唐皇室最信赖的人
谁都看的出来,这是典型的政治投机行为
不过,上官婉儿的做法还仅仅限于制造舆论,而接下来这个人的做法已经是将夺权付诸于行动,这个人就是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李显和韦皇后所生的最小的女儿,由于是出生在李显被贬前往房州的路上,而且当时李显身边没有预备任何衣服,所以就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包裹在这个女儿身上,由此安乐公主也叫李裹儿
由于出身清苦,而且又是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在房州的十四年里,李显和韦皇后视这个女儿为掌上明珠,甚是宠爱。不过这也使得安乐公主逐渐养成了骄横之气
在李显即位之前,安乐公主和他的父亲一样,夹着尾巴做人,可是在李显即位之后,安乐公主完全变了模样,仗着爹妈的宠爱而骄傲放肆,不仅卖官叫爵,而且欺压朝廷大臣,最荒唐的是,有时自己写敕文,然后盖住正文,让李显签字下发,对于安乐公主的做法,李显不闻不问,居然就这么答应女儿荒唐的要求
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罢了,但作为内朝后妃势力的她,在看到本派日渐壮大之后,开始有了非分之想,她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李显虽然没有答应,但并没有责备她
大家应该知道皇太女意味着什么,这明显就是有意效仿武瞾,重新实现女主天下的局面
就在安乐公主肆意妄为之时,她的做法引发了另一个人的焦虑,而且这个人始终是在一种屈辱、隐忍之下生存,而安乐公主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的做法,不经意间触痛了他那敏感的神经
这个人就是太子李重俊
李显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重润、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四个儿子中只有懿德太子李重润是李显和韦皇后所生,其余三子都是李显和其他嫔妃所生。李重润早已经被武瞾赐死,李重福由于和韦皇后不和,李显即位不久就被贬出长安。所以三子李重俊很幸运的在神龙二年(706年)被封为太子
不过他这个太子当的实在有些憋屈,据史料记载,由于李重俊并非韦皇后所生,所以韦皇后经常给这个继子小鞋穿,而且骄横的安乐公主和丈夫武崇训(武三思之子)还一起欺负这个哥哥,更有甚者称呼他为家奴
太子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老爹李显落魄房州时,仅仅是被武瞾压制,而身边至少还有韦皇后作为精神支柱,而今李重俊上看下看,左看又看,似乎这个家庭中间没有让他切身感受到温情的人,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内宫深处,朝廷特殊的局势以及自己特殊的身份,让他感受到了前途充满凶险
谁会晓得安乐公主下一次请求李显立自己为皇太女时,高高在上的父亲不会答应呢
终于,内心的压抑和对前途的忧心忡忡,以及亲情的淡漠让李重俊彻底爆发
神龙二年(706年)七月,李重俊决定以武力手段清除对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