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尚面首 和尚也能当面首

2、和尚面首 和尚也能当面首 张说依然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他将眼神从魏元忠移向了张昌宗那里,他上下打量这个几天前许诺自己给予高官厚禄的人,心中充满了憎恨
张说深吸一口气,面向武瞾一躬到底,然后说道:“请陛下明察,在这朝堂之上,大庭广众之下,张昌宗都步步紧逼于我,相信所有人此刻都能够想象得到他平常是多么嚣张跋扈,其实我根本没听到魏大人说过那些话,是张昌宗逼我做伪证,陷害魏大人的。
张说说完后,依然没有抬头
“你……,你……”显然张昌宗对张说这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情急之下,他立即跪倒在地,对着武瞾拱手说道:“陛下,张说和魏元忠一起谋反!
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瞪大了双眼,在他们看来,今天这场朝会实在没白来,事情越来越复杂,所有人都暗暗的为张说和魏元忠捏了把汗,因为张昌宗是武瞾最宠爱的人,他的话武瞾基本上深信不疑
相反,对于朝堂下出现的这戏剧性的场景,武瞾却依然是稳坐泰山,他明白所有人都可以乱作一团,唯有自己必须要稳住一切,尤其是处理宰相的问题,必须谨小慎微
“可有证据?
“有!张说曾经形容魏元忠是伊尹,姬旦,陛下知道伊尹曾经罢黜过子太甲,而姬旦更是自己做过代理皇帝,陛下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啊?
事实证明,在这种场合下,文化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显然张昌宗并不了解伊尹、姬旦那段历史,而张说恰恰是一个博学的人
“哈哈哈哈!真是不学无术啊!你只知道伊尹和姬旦两个人的名字,可对他们的做法根本就不了解,伊尹和姬旦是古往今来贤相的典范,从古至今立志为官的人,哪个不以他们为榜样?现在陛下用人,不正希望所有人向他们学习吗?
此刻张说终于起身,对着张昌宗厉声说道
随后,他继续对着武瞾一躬到底,语气诚恳的说道:“陛下,其实臣心里明白,今天如果应和张昌宗,我或许立刻就能升官。我也知道如果不迎合他,或许我会被按上谋反的罪名,甚至被诛族,但即便这样,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诬陷魏大人,我怕魏大人死后冤魂会找我来索命,所以不敢作伪证!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这最后一句话,张说事实上已经有些在调侃
张说说完,所有的朝臣都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这个跪在大殿中央的人,他们被张说的一身正气所折服,更被他能不畏权贵,不畏利诱而感到震撼
就在众人以为高高在上的女皇会被张说的话所打动时,武瞾说的话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张说反复无常,押下去和魏元忠一起审问!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不明白精明的女皇为什么此刻脑子出现了短路现象,张说的诚实没有换来的武瞾的理解,反而被牵连进了这桩疑似谋反案
在我看来,武瞾这么做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她为张昌宗的无知浅薄感到羞愧,同时更为自己最宠爱的的人居然在朝堂之上被人如此戏耍而感到尴尬,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朝堂闹剧,武瞾只能牺牲张说的利益
最终,魏元忠虽然因为谋反证据不足,但其形迹可疑,被贬为高要(今广东肇庆)县尉,张说因为在朝堂之上口无遮拦,被流放岭南
站在张昌宗的角度,从效果上来看,虽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逼走了硬骨头魏老头,也算是大快人心
魏元忠临走的那一天,特意要求见武瞾最后一面,武瞾答应了。当然一起陪同的还有张昌宗和张易之
在见到武瞾后,魏元忠依然表现出了不屈服的态势,他对武瞾意味深长的说:“臣已经老了,这次前往岭南,恐怕是九死一生,不过陛下将来肯定会有想起我的时候。
武瞾不解,问道:“为何?
“因为这两个小子迟早会惹出祸来。”魏元忠指着武瞾身后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冷笑着说道
“你……”张昌宗顿时火冒三丈
“算了!”武瞾拜拜手,“魏元忠就此上路吧!”武瞾面无表情的说道

魏元忠就此踏上了一路向南的漫漫旅程,在向武瞾跪拜起身之际,他的眼睛死死的盯住张昌宗和张易之,片刻后仰天长笑,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一路向南的魏元忠或许想不到,他的被贬居然会成为后来那场政变的导火索
没有了魏元忠的朝廷,表面上依然像往常一样,该受宠依然受宠,该混事儿的依然混事儿,好像先前的那场朝堂闹剧并没有发生一样
事实上,在张昌宗策划的那场朝廷闹剧过后,在魏元忠被贬上路的之际,朝廷中始终有一双眼睛暗中注视着一切,魏元忠和张说被冤枉,以及张昌宗和张易之那得意忘形的申请,全都默默的记在他的心中
此时,在他的心中已经开始酝酿着大动作,但同时他也知道由于自己的身份所限,暂时还要处于一种沉默状态,但终究他付诸于于行动
这个人的名字叫张柬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