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怀之黜

10、章怀之黜 目前酷吏们依然是春风得意,武瞾这个强势太后的支持使他们如鱼得水,当然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武瞾,在放倒一个又一个地政敌之后,武瞾越来越渴望最高权力的象征——加冕称帝
虽然在此之前,武瞾实际上已经有了皇帝的权利,但如果不称帝,就不代表自己是君临天下的君主,武瞾明白实现称帝这个关键步骤必须要循序渐进的进行,首先的一步便是制造舆论
垂拱四年(688年)四月,武瞾让侄子武承嗣指使雍州人唐同泰拿着一块有“圣母降临人间,帝业永远昌盛”字样的紫石进宫面献武瞾,说是在洛水边得到的。显然这是武瞾制造舆论的一种方式,唐同泰虽然是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百姓,但只有这样身份的人忽然之间进献一块带有上天启示的“奇石”,才能说明问题
武瞾对于唐同泰进献“奇石”大喜过望,立即将“奇石”命名为“宝图”,同时决定选个良辰吉日要亲自祭拜洛水
当然她并没有忘记让所有的朝臣、各地方官、李唐宗室诸王、各州都督等相关人员一同随行,武瞾命令这些人在前往洛水祭拜的前十天务必在洛阳城外集合完毕
就是这样的一个决定,让李唐宗室诸王的部分成员感受到了强烈的恐惧
宗室诸王是李唐王朝的忠实守护者,武瞾对他们早有戒心,早在徐敬业叛乱的时候,武瞾就曾经派人监视过诸王的一举一动,因为她明白宗室诸王是永远不可能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的,而且随着政敌一个个地接连倒下,未来自己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些宗室诸王
武瞾明白这个道理,诸王同样明白
在诸多王室成员中,其中有很多平庸之辈,但也有很多才能之士,例如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十四子霍王李元轨、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第十子纪王李慎以及李贞长子琅琊王李冲等
上述诸人是宗室诸王的佼佼者,同样也是很长时间以来武瞾重点防范的对象,当武瞾将政敌一个个扳倒的时候,事实上这些王室成员也在暗中互相串联,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将武瞾一举拿下
这次武瞾要祭拜洛水,召集所有人提前十天在洛阳集合,在诸王看来这是武瞾想要一网打尽他们,或许先前他们暗中串联,早已经被那些告密者传到了武瞾的耳朵里
诸王并不十分清楚武瞾这次祭拜洛水的真正动机,为了自保他们相约在武瞾祭拜洛水之前共同举事,推翻武瞾,夺回李唐皇室应有的权利
于是,即徐敬业叛乱后,又一场诸王叛乱开始了
这场叛乱由一封书信开始
垂拱四年(688年)四月,韩王李元嘉的儿子通州刺史李撰给越王李贞写了这样一封信
“内人病浸重,当速疗之,若至今冬,恐成痼疾。
信上只有这短短的几句话,表面上似乎是李撰再说自己妻子的病应该尽快治疗,但事实上这封信所写的都是暗语,真正的意思是:我们的情况越来越不妙,应该尽早想办法,否则必将成为武瞾下一个清除的对象
应该说李撰的信写的很有预见性,而且也很有蛊惑性。恰巧在这之后不久武瞾又下令让诸王前往洛阳新建成的明堂,在那里举行祭祀先王的大礼,综合前边的祭拜洛水事件,李撰的这封蛊惑人心的信件一时间让诸王大为惶恐
李撰就是这样抓住有利时机,决定运用手段煽动诸王联手叛乱
李撰首先假造一封皇帝玺书,密送和他关系甚密的琅琊王李冲,大意是现在皇帝被囚,希望诸王发兵相救。李撰之所以要首先煽动李冲,除了他和李冲的关系非同一般之外,还因为李冲在诸王中反对武瞾最激烈的人,可以说是久有异志
李冲在得到假玺书之后,大喜过望,于是便又伪造了一封玺书,大意是:太后欲倾覆李家天下,移国祚于武氏。李冲将这封假玺书连同李撰那封一齐遍传诸王。并特别告知李元嘉、李贞、李慎等人,与他们约定各自起兵,最终会师洛阳
事实上,李冲的想法有些简单,因为当时他不可能摸透诸王的真正想法,有的人信誓旦旦,但真的需要将脑袋绑在裤腰带上的造反事业,很多人会就此退缩
不能说是谁的错,人性使然
李冲的名字正像他的名字那样,实在是很有冲劲儿,在没有和诸王明确很多事宜的情况,仓促招募的五千余人,天真的李冲认为诸王都是李唐皇室的子孙,而且已经约定好共同起事,只要他率先振臂一呼,肯定会四方响应,急切求胜心切的他不等诸王做出任何反应,便贸然在博州起兵
但是当他起兵之后,忽然发现往前冲的只有他自己
真正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的是自己的父亲李贞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此言非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