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是怎么炼成的

军师是怎么炼成的 三尺龙泉万卷书,老天生我竟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
历史是一个幽默大师,他总是漫不经心地开着玩笑,让人感到他的深不可测,变化无常。话说刘秀剿隗嚣、灭公孙述后,终于一统天下,实现了四海臣服的夙愿。他28岁起兵,此时已经43岁了。15年艰苦又残酷的戎马征战,他芟夷群雄,扫平大大小小的“土皇帝”,终于结束了豪强割据的局面,成为这块领土上唯一的统治者,使中国又一次走向了统一。多少艰辛换来的结果,多少泪水浇灌的花开,多少感动化成的点滴,多少……在这一刻,却终于化作相思泪,开出幸福花
15年来,无论是处于险境还是顺途,很多人都会对他提到“成功”二字,但每次刘秀都会回答五个字:成功,在路上。这几乎都成了刘秀的口头禅了。是啊,没有到最后胜利那一刻,成功,都只是在路上而已,不能停歇,也无法停歇,否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此时,按理说统一了天下、雄霸天下的刘秀应该摒弃这句口头禅才对。然而,刘秀还是那个刘秀,口头禅还是那句口头禅,只是更加浓缩和精练了,由五个字变成了三个:在路上。的确,刘秀此时已经算是很“成功”了。去掉这两个字很容易理解,但“在路上”这三个字却还是让人有点儿看不明白。这天下都是你刘秀的了,还有什么在路上可言
但刘秀现在的确还“在路上”,在回归故乡的路上。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平定了天下后,刘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故乡。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北风呼呼地吹,如寒魔在狂舞。然而,寒冬、大雪、北风这“三座大山”丝毫不能阻挡刘秀归乡的步伐,曾几何时,压在身上命悬一线的几座大山都没能压垮他,这点儿风霜雨雪又算得了什么
要知道刘秀已十多年没有回过故乡舂陵乡了,光阴荏苒,长年的金戈铁马炼就了刘秀的铮铮铁骨,但刻骨铭心的却是故乡情。正如费翔在《故乡的云》中所唱的那样: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我们都知道,公元前195年,刘邦击败淮南王叛军,命别将追杀,自己便道还乡,召家乡父老欢聚,那是把酒言欢好不热闹。趁着酒兴,他吟出了堪称千古绝唱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随后,刘邦给了家乡人一个特惠——免除沛县世代的徭役。结果他回京时,受到了家乡人“十里相送”的礼待,并且世代感恩于他。刘邦此行名利双收,当真是不虚此行了
那么刘秀“模仿秀”似的回乡又会弄出什么新的“创举”来呢
闲话不多说,且说刘秀风风光光地回来了,父老乡亲当然十分给他面子了,首先来了个“十里相迎”,规模隆重而热烈,气氛热烈而和谐。此情此景,刘秀自然感慨万千,非常高兴。都说皇帝一生气,后果很严重,同样的道理,皇帝一高兴,说话很给力,只见刘秀高兴之余,大手一挥,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摆筵席,宴请父老乡亲们。
大鱼大肉地免费连吃连喝了好几天,父老乡亲高兴了。父老乡亲一高兴,说话同样很给力。父老乡亲的话匣子一打开,便如同泛滥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席时无非是谈一些感激之类的恭维话,到后来就越聊越来劲儿,越聊越开心,渐渐地无话不谈了。都说言多必失,说着说着就把刘秀的老底儿给揭出来了。还原他们的话,大致是说:“文叔从小就诚实可信,诚信待人,礼貌待人,和人打交道时,既爽快,又柔顺,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成就啊!
按理说对皇帝说这样的话,绝对是大不敬了。然而,刘秀听后却不以为然,只见他哈哈大笑道:“柔是我的制胜武器,我很感谢它,因为柔我才打下了天下,现在我治理天下,也打算采取柔啊!
说着,不怒反喜的刘秀马上给了父老乡亲三个优惠的“柔”政策
一是把舂陵乡改成章陵县。现在由乡改镇那都得达到经济和人口等条件,经过上级领导的层层审批才能通过。而现在舂陵一下子由乡变成了县,那上升的速度比广东上海经济特区还要快,只能用坐火箭来形容。乡改县,无疑是一项改变家乡人面貌的“达标工程”
二是免除徭役。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以后家乡人都不用交粮食不用纳税了。刘秀这个提议等于直接“剽窃”了当年刘邦的做法。当然,这个提议也是最实惠最让家乡人看得见体会得着的。免除徭役,无疑是一项造福家乡人生活的“效益工程”
三是大兴建筑。对老家的宗庙和祠堂进行重新修建,打造一流的皇帝故居,此后带来的“红色”旅游业,进一步促进了家乡人的经济和发展。大兴建筑,无疑是一项提升家乡人形象的“惠民工程”
三管齐下,家乡人对刘秀自然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刘秀这次回乡也是成功的,他虽然没有像刘邦那样吟出千古绝唱来,但后人却用千古绝唱来歌颂他,诗曰:“汉武秦皇终化土,江山代代易新主。唯独我剩半丝情,陪你同游夕照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