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PK

终极PK 好了,该介绍的都介绍完了,长公主把目光瞄准在卫青身上的答案也出来了。不外乎两个原因
第一,卫青和卫子夫是姐弟关系(尽管是同母异父,但毕竟和卫子夫是有血缘关系)。干掉了卫青,不但是对卫子夫的一种打击,更是一种示威。不给你点颜色看看,还当我是病猫呢
第二,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关系非同一般(至于非同到没到了非法同居的地步,后面会讲)。卫子夫之所以能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完全是平阳公主一手策划的。冤有头债有主,既然你不让我女儿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干掉卫青,不但是对平阳公主的一种打击,更是一个警告。给你点颜色看看,以后做人悠着点
一切部署好后,该是长公主出手的时候了。长公主这次既然选择了走“暗”路,按照江湖规矩,暗路有暗路的走法,于是那些“杀手帮”、“丐帮”里的大侠可以凭本事上岗了。至于长公主选择的“大侠”尊姓大名,来自何帮何派、师承何处,已无处调查了。我们也没有必要知道,我们只要知道那位大侠不负长公主的厚望,手到擒来,到平阳府犹入无人之境,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卫青擒来了就是
按照江湖规矩,一手交钱(报酬)一手交货(卫青),然后走人,合作到此终止。从此你做你的公主,我当我的大侠,两不相干
一切出奇的顺利,长公主忍不住发出了得意的笑来,她甚至可以猜想到把卫青碎尸万段后,卫子夫的“花容失色”、平阳公主的“痛不欲生”……呵呵,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要的就是这种打击报复的痛感
然而,长公主不会料到,她高兴得太早了,如果她后来知道“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她一定会后悔不该这么快就和那位大侠“终止合同”,让他结账走人。因为如果这位大侠在,卫青肯定不会被一个人救走
冒死救卫青的人叫公孙敖。原因是:公孙敖和卫青是铁哥们儿。两人的关系就好比昔日的刘邦和卢绾,刘彻和韩嫣,铁得不能再铁了
死里逃生后,卫青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他本来想忍着(毕竟长公主也不是好惹的),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然而,他的铁哥们儿公孙敖却没能忍住,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平阳公主。平阳公主那是啥人,是当今皇上的亲姐姐啊!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地下情人”被长公主平白无故地来了个“进出宫”的羞辱呢
按“连锁反应”规律,汉武帝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也罢,知道这件事后,汉武帝的头又开始疼了,原因很简单,他又面临一次二选一的选择:终究是治长公主的罪,还是不治长公主的罪
治长公主的罪无非是为自己的亲姐姐和爱妃卫子夫“讨回一个公道”。治罪的难处是,随了“姐、妻”的愿,势必要伤了“岳母”的心。而如果不治长公主的罪(和卫青的想法一样),这件事就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后果是饶了“岳母”的错,却会失了“姐、妻”的望
这依然是一个手心是肉、手背是肉的问题,也由此可见古代后宫之争中的“复杂”和“难以取舍”。围棋有云:左右同形击其中。考虑来考虑去,汉武帝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处理方式,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其一,伤感情的事不做。长公主此次虽然犯了“草菅人命未遂”的“过失罪”,但并没有抓到长公主交易的另一位主角(大侠)。无凭无证,不好定罪。即使真想定罪,对长公主来说无关痛痒,反而把双方关系直接搞僵
其二,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的性质虽然是“恶劣”的,但好在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能私了就私了,不必弄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要知道,皇帝的尊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尊严。这样为国家“抹黑”的事能不张扬还是不要张扬的好
这个折中办法具体施行方案,用两句话可以概括:封卫青为太中大夫(直接到汉武帝身边当秘书),封卫子夫为“夫人”(按我的理解,在汉武帝心里也就是直接承认卫子夫是他老婆了)
可以说,卫氏姐弟因为这次“绑架”风波因祸得福。特别是卫青,这个原本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遭人唾弃的“弃儿”、平阳公主收留的“孤儿”,就像体操王子李小鹏走向世界的“李小鹏跳”一样,他以一个标准的“卫青跳”完成了一步跨“龙门”的创举。日后卫青的飞黄腾达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卫氏姐弟得到了应有的补偿,长公主的“绑架罪”也不了了之,按理说这场闹剧以双方皆大欢喜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唯一不满的就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她积极参与了这次“绑架案”善后处理工作,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什么这么说呢?卫青是她的情人啊,汉武帝也没跟她商量就私自把她的“地下情人”给夺走了,这个“分道扬镳”的结局是她不想也不愿意看到的。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