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

报恩 窦娥冤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六月飞雪,那是怎样的一种冤情呢
这时的赵王张敖,也就是刘邦的准女婿他将面临比窦娥还要冤的情况。故事还得从刺杀案开始说起。贯高和赵午等人密谋暗杀刘邦的事不久就浮出水面了。原因很简单: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里还得提一个叫孙理的人
贯高和赵午等人蓄意策划刺杀案时,孙理当时生病在家,因此并没有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后来病愈上朝时,听到朝中一些大臣说起暗杀的事。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细细打听,竟然发现整个刺杀的过程惊心动魄,要多悬有多悬
赵国朝中大臣都对这次暗杀事件没有成功而感到深深地惋惜。唯独孙理暗自窃喜起来,因为他认为报仇雪恨的时候终于来了。他想都没有想就作出了一个大决定:告发贯高和赵午等人
一些读者看到这里也许就有疑问了,孙理和贯高等人同朝为官,为什么要胳膊肘往外拐呢
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事得从孙理的儿子孙逸说起。这孙逸说白了就是花花公子,他是仗着父亲是朝中高官,耀武扬威起来,整天惹事生非干一些不良的勾当
有一天,孙逸在街上鬼混,恰巧有一顶花轿从他身边飘过。透过薄如蝉翼的卷帘,轿中一个曼妙的身影若隐若现
“莫非是天仙MM下凡来了?”孙逸这一看看得热血沸腾,又见这轿子除了两个轿夫外,并没有其他的仆人跟从,他当机立断,下令手下的狗腿子把轿子拦了下来
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就有些老套了。孙逸掀开帘布,往轿中一看,那MM果然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美
“把她抬到府上去。”孙逸喋笑一声,开始实行明抢政策了
“这是乔大人之女,孙公子休得无礼啊!”轿夫自然认得这恶棍,他想乔大人在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之人了,孙逸再骄奢淫逸,嚣张跋扈,乔大人的面子总得给吧
事实证明,孙逸就是孙逸,他此时已是目空一切目中无人了,什么乔大人不乔大人,我孙大人比谁都大。他没有再多废话了,手一挥,手下那一帮狗腿子蜂拥而上,几下就把轿夫都打趴下了。接下来抬起轿子就往自己的府上去了。但还没走多远,就被闻风而来的乔老爷拦住去路了
乔老爷子那表情虽然恨不得生吞了孙逸才解恨,但他还是强忍着怒气,提出了抗议:强烈要求孙逸把他的女儿放了
但当时孙逸被那MM的惊世绝伦的容貌惊住了,眼看抢劫美女就要成功了,他哪里肯善罢甘休。煮熟的鸭子能让它飞了吗?想带女儿回去,没门
双方既然不能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事件,那就只好付诸武力了。并肩直上,双方正式开打。开打的结果是,双方虽然各自有数人受伤,但乔老爷的管家被穷凶极恶的孙逸来了个“一剑穿心”。乔老爷的女儿虽然最终没有被孙逸抢走,但损失了一条人命,由此判定双方火拼结果,孙逸胜
乔老爷子自然不干了,他马上把这件事告到朝中去了。鉴于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最终还惹出血案来,这样的案情重大,赵王便把案子交给贯高和赵午来处理
贯高不愧是老臣,他在查这次“流血事件”的同时,还顺藤摸瓜,查到孙逸其他很多打死打伤人命案的事实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如果做到他这种毫无廉耻、恶贯满盈的地步,连神仙都没得救了。况且贯高又是一个秉公执法的人,于是,他以“孙逸恶意杀人伤人罪”成立,并在“数罪并罚”下判了孙逸死刑
孙理听说儿子被判了死刑,这下可慌了。他才两个儿子,另一个天生就是傻子。说白了孙逸就算他唯一的儿子。自己唯一的儿子,他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上断头台吗?于是他连忙提着不菲的RMB向贯高这个青天大老爷去求情
贯高并没有接受他的RMB。孙理急了,他也不管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居然给贯高下跪了。当时的场面真是很悲凉和尴尬。但青天大老爷还是不为所动,他是这样说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像你儿子这等恶贯满盈之人绝不能留下来。”孙理的后门并没有走通,贯高维持原判,不久便给孙逸来了个“狗头铡”
从此,孙理就对贯高等人埋下深深的仇恨。此时闻听贯高等谋反的事,他心中窃喜,他知道为儿子复仇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于是,马不停蹄地向刘邦告密去了
刘邦一听,二话不说,就派人把赵王张敖抓起来了。孙理告的是贯高和赵午等人谋反,但刘邦自然明白擒贼先擒王,先把赵王抓住再说
部下谋反,肯定是主人指使的。张敖被擒后,参与密谋的众臣,知道东窗事发,他们已是难免一死,于是不等刘邦派人来抓,他们自己就开始练抹脖子的功夫了。也许是这种抹脖子的功夫很惊险刺激,自赵午开了个头后,其他重臣纷纷效仿,顿时宫中人头横飞,鲜血直流
倒了一批又一批的重臣后,余下的重臣也大有前仆后继、死而后已的风度,这个时候贯高出现了,他的到来才阻止大家继续练抹脖子的精彩表演。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谋杀的事是我们自己主张的,跟大王无关,如今大王受牵连被抓了,我们不能光这样练抹脖子的功夫啊!我们要把功夫留到去替大王申冤去啊
众人这才停住了荒唐的抹脖子举动。于是乎,接下来出现了这样动人的一幕,朝中官吏押着赵王全家及老臣们要向京城进发时,一些大臣自愿剃了头发,带上枷锁,甘愿为奴也要追随他们一起入京受审,其情感人至深。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