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刘彻登基 祸福无常

第九章 刘彻登基 祸福无常 话说陈阿娇成为废后后,汉武帝和卫子夫迎来了崭新的“新结婚时代”。有了爱情的滋润,汉武帝心中的忧愁明显有所好转,于是在一次打猎满载而归时,他忍不住吟出了这首《子虚赋》。而这首赋的作者司马相如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次有感而发浮出了水面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年少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因为崇拜战国时的蔺相如,于是改名相如。汉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作家相交数年,期间作《子虚赋》
令司马相如没有想到的是,这首饱含真情的《子虚赋》一经出台,竟然很快红遍大江南北,司马相如之名一时间名扬四海。在当时那个没有网络、报纸、电视的时代,能凭借这样一首辞赋一传十、十传百地打出这么大的名气来,实在难能可贵
当然,我们可能都认为这是司马相如的这首词写得太好,文采太好,然而,等下等你看到司马相如是如何包装、如何炒作、如何捕获绝世美人卓文君的芳心的,你就一定会对司马相如发出这样的感慨来:司马相如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包装和炒作的一个文学家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司马相如因一首《子虚赋》一炮而红后,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好运,相反,霉运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降临了。原因是梁王刘武死了。刘武是因为争取太子之位末遂,郁闷而死的。而他的死导致的后果是司马相如等一干文人都光荣地下岗了。因为新继任的梁王和汉景帝一样,不喜欢文人骚客
司马相如不得不回成都老家,此时他父母都早已病亡,家里可以用的东西很少,但可以形容的词却很多:家徒四壁、家贫壁立、室如悬磬、一贫如洗、环堵萧然……眼看家里是待不下去了,司马相如走投无路之下想起了自己的朋友临邛县令王吉。司马相如年少求学时,曾与王吉同窗,两人的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两人都曾承诺,将来不管谁富贵发达了,不相忘
果然,面对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的到来,王吉不但“不相忘”,随即出台的“建设家园”的计划令司马相如感动得眼泪横流
王吉为司马相如“建设家园”的计划分两步走
第一步,“建设家园”就必须得有住的地方。王吉给他安排了“三星级”的地方住——都亭。这虽是一个临时的家,但好歹司马相如不用再风餐露宿、夜宿街头了。再说这个“都亭”就是临邛县里一个亭子,是属于“公共场所的公共建筑”,供常人挡雨避风、供达人(达官显贵)休闲品茶、供情人花前月下之用。但因为王吉是这里的父母官,说白了司马相如等于初来乍到就来了个“占亭为家”,不可谓不牛逼
第二步,“建设家园”就必须得有个“贤内助”。没有老婆,那算是啥家?司马相如落魄到这种地步,现在能有这个住宿的地方就已经感到是“前世修来的福”了。然而,王吉却并不满足,都说送佛送上天、帮人帮到底,他决定帮自己的好友帮到底——给司马相如找个老婆
然而,凭司马相如他现在这个穷酸模样,能混口饭就应该很满足了,居然还异想天开娶老婆,这简直是白日做梦。然而,事实证明,司马相如不但白日做了梦,而且还梦想成真了
第一步计划王吉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王吉的第二步计划马上便付诸实际行动了。按照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则,王吉的身份马上由县令转为“媒婆”了
司马相如虽然现在“穷酸”,但长得并不寒酸,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怎“英俊”两个字能形容得了?因此,“男媒婆”王吉给他物色的对象便是临邛县城第一美人——卓文君
卓文君年方二八,长得那个眉如远山、面似芙蓉、肤如凝脂、手如柔荑,怎“漂亮”两个字可以形容
由此可以推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属于“金童玉女”型。但要想撮合这对“金童玉女”走到一起,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卓文君不但拥有“年轻漂亮”先天独厚的优势,还拥有另一大优势:富裕
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在当地有绰号——临邛第一富豪,连王吉这个县令都“唯卓是尊”,由此可见卓家之富豪程度
按理说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如果想高攀富得流油的卓文君,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然而,事在人为,接下来王吉对司马相如的包装和炒作堪称经典,为后世泡妞之秘籍
自从司马相如入住新家——都亭后,司马相如便深居简出,王吉放下堂堂一县之令的架子,每天都是去都亭“问候”
就这样春去夏来,夏去秋来,临邛县马上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新闻的标题大致是:都亭入住神秘天外来客,县令这般优待为哪般
这条新闻自然也很快传到了临邛县第一富豪卓王孙耳朵里,这位富豪在临邛县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了,王县令虽然对自己一直“毕恭毕敬”,但也没有到这种“每天必去问候”的地步啊。都亭里终究住着哪位神仙,这是大家心里的疑问,也是卓王孙心里的疑问。一来是疑问;二来是不服,卓王孙便决定宴请这位神秘来客到家里来做客,以识“庐山真面目”
王县令等的就是卓王孙的主动上钩。至此,王县令的包装和炒作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就看司马相如的表现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