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戴罪立功

(3)戴罪立功 “白菜,我所爱也;萝卜,亦我所爱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白菜而取萝卜者也。”这次生病的汉和帝刘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来。是啊,经历过了许多生死的人就会明白很多,人生生死无常,万一哪天自己一命呜呼,那么阴皇后就会掌权,以她那种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作风,势必给大汉王朝带来巨大灾难,所以时不我待,必须废后
刘肇此时尤如在炉火前看着火焰,一个眼睛看到的是蓝色,一个眼睛看到的是黄色。当他想将这两个火苗分开的时候,他失败了。而他看见了这两种火焰,代表了在他心中的两种形象:爱人和不爱的人。对邓绥是“爱屋及乌”,而对阴皇后是“恨乌及屋”
然而,废后的程序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而是血染的风采
刘肇还在寻找理由和借口时,阴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想先下手为强,以确保阴皇后的地位
公元102年的夏天,阴皇后召外祖母邓硃入宫叙旧,谈到伤心处,不由泪水涟涟,如泛滥的洪水成灾
见外甥女这般伤心难过,人比黄花瘦,邓硃大为心疼,于是安慰阴皇后说,别伤心难过,既然和帝那小子对你这般不好,他不仁我们也就不义了。说完这话,邓硃开始“亮剑”了,说出一个妙计:巫蛊之术
按理说这是个馊主意,但此时“病急乱投医”的邓绥在想不到好办法的情况下,决定走姥姥指引的这条邪路——使用巫蛊之术来消灭眼中钉肉中刺邓绥
我们从历史经验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使用巫蛊之术的人的结果往往不成功便成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除此之外,别无它选
然而,邓绥也不是吃素的,自从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后,知道自己已经拉响了和阴皇后正式PK的号角了。因此,在这场明争暗斗中,她也时时注意着阴皇后的一举一动,也正是因为这样,阴皇后的小伎俩自然不能逃脱邓贵人的慧眼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四月,也就是在刘肇病重后的不到半年内,有人给刘肇打了一个小报告,告发阴皇后。告发缘由:阴皇后与外祖母邓硃合谋行巫蛊之术,欲行不轨
报告人的幕后指使当然是邓绥了
刘肇正愁找不到对阴皇后下手的机会,这个报告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于是,他马上派出中常侍张慎和尚书陈褒组成了“稽查二人组”,要求通过“望闻问切”来彻底调查这件事
调查的过程很平淡,证据确凿
调查的结果很单一,事件属实
接下来便是抓捕行动了,结果,阴家很快被一网打尽。再接着是审讯环节了,关键时刻,阴家上下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这句话,都选择了宁死不屈的抗拒从严。眼看阴家上下头可破血可流,就是不肯低头认罪,审讯官也不是吃素的,马上上演十八搬刑法,进行严刑逼供,饶是如此,阴家上下还是将“不屈”进行到底,最终邓硃的儿子邓奉邓毅、阴皇后的弟弟阴辅以死捍卫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伟大的,面对生死,还是有极个别的人最终忍受不了这种生与死的折磨,选择了“金口玉开”,承认了阴皇后伙同阴氏家族,施行了巫蛊之术
OK,物证有了,人证也有了,在铁证如山面前,刘肇底气足了,废后这件事也就不再埋藏于心了,而是付诸于行动了
六月,刘肇派司徒鲁恭“一鞭先著”地叩开了封闭很久的长秋宫,“一文如命”地没收了阴皇后的玺绶,“一柱承天”地把阴皇后请到了另一座别宫——冷宫“桐宫”中
“一掷干坤”的吴防侯阴纲得知儿子死了、女儿被废后,知道形势“一泻千里”,他很识时务地选择了“一走了之”——自杀
“一厢情愿”的阴纲死后,刘肇下达了对“一朝之患”阴氏家族的“一网打尽”。只剩下“一鳞半爪”的阴纲的另两个儿子阴轶阴敞连同邓硃定罪为“祠祭祝诅”,被流放日南郡(今越南河内)比景县去当“一代楷模”——奴隶,其它的“一丘之貉”的内外宗亲一律免官赶回老家新野“一片焦土”去种红薯
就这样,阴氏集团彻底倒了,“一息尚存”的阴皇后在桐宫中回味着七年皇后的美好和风光,品味着七年皇后的辛酸和痛楚,脾味着七年皇后的孤独和无夸,更寡味着沦为布衣的失意和落寞。一步登天,那叫喜悦;一落千丈,那叫悲苦;一孔之见,那叫无知;一无所有,那叫轮回。最终,一穷二白的阴皇后知道一木难支,选择了一了百了——自杀
听闻阴皇后“一鹤飞天”了,刘肇选择了“一脸漠然”,最终,阴皇后的尸首被几个奴仆“一声不响”地草草地埋葬在“一地鸡毛”的临平亭部,一代皇后,一败如水,一钱不名,一瞑不视,自留一瓣心香,诚为一觞一咏也。风中还隐隐传来这样的歌声
“别怪我太冷血,实情便是这样残酷——两情相悦时,你乐得付出,他乐得全收,你不感觉是牺牲,他不感觉你有多苦。爱情如果真是天平,相爱时真心与回应自然持平,不爱时,再多的付出再痛的牺牲不过是让轻的更轻重的更重。情事如此,事业生活也当如是。管它回收的是琼瑶还是木瓜,切切记住:甘愿做,欢喜受,别拿牺牲当口号。”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