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叵测_1

人心叵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说的是在宋朝初期,宋太祖组织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组织了一场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结果,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功臣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此次事件史称“杯酒释兵权”。殊不知,赵匡胤的这一绝招其实是山寨于东汉刘秀的
只是刘秀的招数更加含蓄,更加老到,更加全面,比“杯酒释兵权”更好听,叫“柔兵权”
众所周知,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是君臣亦是兄弟哥们儿,不是一般地铁。现代有人用“四铁”来调侃铁哥们儿的标准——一铁是一起同过窗,二铁是一起扛过枪,三铁是一起嫖过娼,四铁是一起分过赃。刘秀和他的开国功臣们的关系铁到除了是否一起嫖过娼不清楚外,一起“同过窗”的有不少,而一起扛过枪和一起分过赃的那是一个都不少
同患难共呼吸,正是因为这样,开国皇帝和功臣们的关系很铁也很微妙,微妙到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及皇权。刘邦对此采取的措施是诛杀,以彻底防止政权不稳。毕竟这个方法最稳妥,死则死尔,死人总不能再对我构成威胁了吧,死人总不会来跟我争权夺位了吧?但这种手段过于残忍,毕竟这些功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以德报怨,善莫大焉;反过来,以怨报德,恶莫大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韩信临死前的呐喊是凄苦辛酸的,是孤立无援的,也是死不瞑目的
刘秀显然不是刘邦,他不会像刘邦那样铁血无情。他登基后,马上玩起了知恩图报的把戏。功臣可以按单个字来理解,一是(有)功,而且功不可没。二是臣,永远的臣子。有功就得奖赏嘛,但又不能什么都给他,否则他一旦权势太大了,翅膀太硬了,就会有飞出林子“单干”的可能。既要报恩,又要防止功臣们的势力坐大;既要奖赏,又要防止功臣们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总之,刘秀做到了得体、得力、得当,具体归纳起来可以叫“三管齐下”
一是以重赏代替重用。刘秀对功臣中除了个别有较高政治才能的仍然加以重用外,对绝大多数功臣采取的是用重赏代替重用的办法。总之,想要封妻荫子,想要荣华富贵都是小菜一碟,不在话下,但要实职实权却很难,难于上青天。如马成,在刘秀征讨河北时,他弃官步行,追到满阳才赶上刘秀。他杀李宪,败隗嚣,破河池,平定武都,曾被封为平舒侯、扬武将军,最后被封为全椒侯。再如马武,他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草莽英雄,但在战斗中却每次都冲锋在前,勇猛无敌,屡立战功。刘秀称帝后,拜他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刘秀有一次和功臣饮宴欢聚,他问道:“如果你们没碰上时局大变动,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马武则不假思索地说:“我有勇力有胆量,可以当个守尉,专管捉拿强盗。”刘秀听了,笑着对马武说:“你呀,只要不做贼,不被人逮住,能当上一个乡村里的亭长,那就很不错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秀与这些功臣之间的密切关系。尽管如此,刘秀仍只是奖功封侯,让他们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却坚决不授予实际权力。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刘秀眼里却变成了防臣之心甚于防川
二是退居二线不如直接退休。和现在很多企业联手“骗保”、“骗购”不一样,刘秀是主动鼓励和支持朝中文武百官们提前“内退”的,免费享受“安置房”和“经济适用房”,并且信誓旦旦地承诺,三金(公积金、公益金、养老金)一险(医疗险)一样不少。在刘秀的政策影响下,有着“赛韩信”之称的耿弇在只有35岁的黄金年代就提前退休了。据说刘秀奖励他的是一块儿孙三代可用的免死金牌、一辆“桑塔纳”和一栋超级别墅。与此同时,刘秀还大力开展“下基层、转作风”活动,鼓励功臣们“下去”任职,并且美其名曰体验生活。耿纯就是第一个带头交出手中兵权去邺城“锻炼”的,结果在那基层的热土上,勤劳耕耘,无私奉献,竟然成了一方名士,受到了万民景仰。当然,对于那些既不主动内退,又不愿下基层的,刘秀采取的措施是把他们“雪藏”,让他们退居“二线”,空有职务,却毫无实权,成了不折不扣的“摆设”而已
三是联姻。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刘邦的夫人吕后为了打造自己的“吕氏王朝”,乱点鸳鸯谱,吕家的儿女和刘氏宗亲子弟大搞联姻政策,是男孩娶对方的姑娘,是姑娘嫁对方的男孩,总之一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以说,吕刘联姻打造了强强联合的模范和典型,此时的刘秀把吕氏的招数“复制”过来了,他和手下的功臣大搞联姻。皇子娶功臣的女儿为妻,女儿嫁功臣的儿子为妻,这其中很著名的是,名将马援的小女儿嫁给了刘秀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代皇后,这是后话
“三管齐下”,刘秀在“柔”字上下足了工夫,取得的效果显然易见。开国功臣要么被刘秀的“弹衣炮弹”击中,“坠落”下去了(内退或是下乡“享福”),要么成了刘秀的亲家(联姻)。总之,通过柔兵权,刘秀成功地处理好了这些烫手的山芋头,把兵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