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蝶恋花》

——欧阳修《蝶恋花》 阎姬五剑齐发,剑走偏锋,剑气如虹,剑剑封喉,取得了良好效果,力挽狂澜,成功达到了预期值后。有一个人以雷霆之势,狂啸而出,不甘示弱,马上挥出了一剑,这一剑威力一点也不比阎太后的五剑逊色,这一剑惊天地泣鬼神;这一剑山河为之断流;这一剑日月为之色变;这一剑叫无情剑,挥剑的人叫“多情剑客”阎显,阎太后的亲弟弟
原来,自从阎氏集团临朝后,阎显并不满足于手中的权力了,他想打造自己独步天下的至高无上地位。对此,他首先把目光瞄准在了阎氏集团德高望众、位尊权重的“外姓成员”——大将军耿宝、樊丰、谢恽、王圣等人身上
这些人为阎氏集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核心人物。为此,阎显觉得他们的存在是自己前程的巨大威胁,因此,千方百计想密谋搞掉他们。于是,他来了个两步走
第一步:培植新的死党。他对阎太后狂吹耳边风后,阎太后提升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同时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被任命为司徒,提拔这些人既可以打压耿宝等人,又找到了帮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强基固本
第二步:痛下杀手。阎显走的路线很老套,派人向阎姬打了这样一个小报告:大将军耿宝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恽弟侍中谢笃、大将军长史谢宓、侍中周广、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王圣的女儿永及永婿黄门侍郎樊严等人,内外勾结,上下串通,左右逢源,前后呼应,深浅唱和,大小奥援,狐假虎威,互作威福,刺探机要,逆天而行,大逆不道
阎太后看了奏章后,根本不顾相互相依的日子,不顾同谋密事的情义,再次挥起了手中的倚天剑,挥出第六剑:亮剑。这一剑来了个一窝端,结果被处死的有三人:樊丰、谢恽、周广(其家人远徙比景)。被处以髡钳之刑的有二人:谢宓和樊严。被流放的有一人:王圣(流放到北地雁门)。被贬的人有一人:耿宝(被贬为则亭侯勒)。如果你认为阎太后有意放这位阎氏集团骨灰级人物一马,那就大错特错了。耿宝在归国途中,阎太后的圣旨到了,令其回朝廷,耿宝情知难免一死,选择了“自已动手,英名尚存”的方式,被迫自杀
经过这次政治大洗牌,阎氏子弟抢班夺权,朝廷大权全由阎氏子弟垄断。除了阎显外,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任执金吾。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样,继邓氏集团后,阎氏集团彻底霸占了朝野,权倾天下
然而,正当阎氏集团春风得意时,一个人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这个人便是少帝刘懿
刘懿原本这亲王,突然变成了卿王,按理说应该高兴才对,然而,他却满面愁眉,原因是阎氏集团的嚣张和跋扈,让他感到太憋屈,太压抑,太郁闷。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他自从当了这个所谓的少帝后,噩运接踵而至,整天愁容满面,整天神情恍惚,整天泪流满面,整天黯然神伤,整天度日如年,整天这样折磨自己后,很快病了,接着病重,再接着病危…
在少帝刘懿病重期间,最着急的当然是阎太后。她赶紧召集阎氏集团骨干成员大长秋江京及阎显兄弟等人,进行了一次秘密的政治会议
“少帝现在病情日益加重,一旦归去来兮,天下又会生出许多变故来。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做好立继嗣人的打算才对。”会议一开始,阎太后抛出了中心论点
随后大家畅所欲言,最后达成如下两点共识
一、对济阴王刘保要高度重视,重点防备,坚决不能给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二、早做打算,从诸王子中物色好新的皇帝接班人,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危乱
接着,阎氏集团便会面出动,开始物色新主。据说,此后一则征聘启示风靡大街小巷,百姓直呼,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只听说过征工征兵征收征购征婚征稿征税,没见过还有征皇帝的
此时,少帝病重的消息早已在宫中传开。有位担任中常侍的宦官孙程感到,这是一次摆脱阎势集团控制绝好机会。于是,他马上进行紧急密谋。本着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原则,孙程马上找了三个人相助
第一人叫长兴渠。长兴渠是“济阴王”刘保的谒者,孙程找到他后,利用三寸不烂之舌进行了劝说。直接教会了长兴渠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解析:济阴王是先帝嫡嗣,于情于理于法都应该由他来承嗣国统
第二个关键词:小人得志,君子道消。解析:因为坏人谗陷,蒙蔽先帝,无过无错的济阴王才遭废黜
第三个关键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解析:北乡侯(少帝)一病不起,正是我们反戈一击,翻身的绝好时机
对此,“茅塞顿开”的长兴渠当即表态,一个大大的“诺”字
搞掂长兴渠后,孙程再接再厉,马上寻找第二个帮手——中黄门王康
王康曾为刘保做太子时的府史,自从太子被废,他常常长吁短叹,愤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这一回王康根本不用孙程多费口舌,听明来意后,二话不说,举双手加双脚赞成
然后,孙程开始寻找第三个目标——长乐宫的太官丞王国
王国本来就孙程有不错的深交,现在孙程来拉他下手,他连半推半就都直接免了,上演了“投怀送抱”的精彩一幕。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