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赵飞燕攀到了董贤这棵最具潜力的参天大树,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为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她高兴得太早,暴风雨马上就来临了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年仅二十六岁的汉哀帝一病之后竟然撒手而去。他挥一挥衣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却留下了空缺的皇位让世人去争夺
国君之丧,国之大事。京师长安,满目孝服,一片哭声。赵飞燕哭得最厉害。她是在哭悼早逝的皇帝,更是为她自己而哭!汉哀帝死了,意味着她成了一只孤燕,而这满目萧条的未央宫,已是阴云密布,风雨欲来
就在这举国上下一片悲声中,唯独太皇太后王政君喜从中来,刘欣的尸体还没有入殓,她不顾年老腿脚不麻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寝宫
哭,大哭,大声哭,号啕大哭。正哭的众人也都泪眼婆娑时,她却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把皇帝的玉玺拿在了自己手里。然后她下了一道这样的圣旨:命董贤为治丧委员会主任,全权负责汉哀帝的丧事
汉哀帝的突然病逝,失去主心骨的“寡妇”董贤也是伤心欲绝。现在叫他来全权负责汉哀帝的丧事,他自然是有心无力了。再加上他这样一个小毛孩,又怎么知道这件事,于是,当王太后询问这丧事该如何办时,他来了个一问三不知
“你这个样子,怎么能把皇帝的丧事隆重地办理好呢?”王太后质问道
“请太后另选贤人吧。”董贤这话并非谦逊之言
“新都侯王莽曾给先帝办过丧事,我叫他来做你的帮手吧。”王太后上演“哭哀帝”的闹剧,找董贤的碴子,绕来绕去,终于绕到正题上来了
“如此甚好。”董贤磕头跪谢
王太后等的就是董贤这句话,就这样一句话,“流浪”在外面多年的王莽重新回到了朝廷
三年前,王莽带着皇帝赐给他的五百斤黄金,一架驷马安车,退居到新野封国以后,闭门不见宾客,密切注视着政局的变化。与此同时,他又百般收买人心,以期东山再起。他的次子王获杀死了一名家奴,王莽严加追究,命王获自杀赎罪。这一大义灭亲的举动果然产生效果,数百名官吏上疏为他鸣冤,请求皇帝让他重返京师。有人还在考卷上为王莽歌功颂德,认为这样的贤相得不到重用是国家一大损失。这些来自于朝野的呼声和朝中官员的拥护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王莽的名气得到了有效的扩大
王莽果然不是一般的人物,有条不紊地办完丧事后,便立马大刀阔斧地集中火力对董贤进行赤裸裸地攻击——弹劾
接下来且看王太后如何和侄子王莽上演“双簧”。接到弹劾令后,王太后立马对董贤进行了“半拘留”式的处罚——禁止出宫殿。董贤眼看风头不对,提着大把大把的金钱,来了个“磕头谢罪”,他的本意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然而,王莽却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回绝了他
董贤随即就明白了,王莽对他进行了“双规”处罚——假借王太后的命令,收回董贤大司马的官印,听候调查审理。按王莽这架势,是要把他往死里赶啊
然而,此时汉哀帝已死,他已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面对王莽的步步威逼,他已是无力还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权力一点一点地流失,自由一点儿一点儿地被限制,血腥一点儿一点儿地逼近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可如果活着是受罪,那么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面对步步紧逼的王莽,被逼到悬崖边上的董贤自知终究难逃一死,他选择了赖活不如好死,用一根白绫结束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可怜这个貌胜潘安的美男子就这样魂归他乡了。看来这个世上不单单只是红颜命薄,蓝颜同样命薄
有诗为证
平生回首黯销魂,汉宫深,夜无声。清凉殿外,醉忘三年春。哀心莫问为谁死,知君者,唯一人
都云江山重此生,何处觅,相思门?义陵已冷,寒月伴孤魂。麒麟殿语还忆否?未曾悔,断袖恩
树倒猢狲散,董贤的父亲董恭和弟弟董宽信分别以“骄恣不法”和“淫逸无能”两项罪被免去官职,其他董氏成员也全部赶出朝廷
与此同时,王氏成员开始咸鱼翻身。他们纷纷重回朝中当大官,而后起之秀王莽更是被王太后重点打造的对象。董贤大司马的位置由王莽来坐,并且掌管尚书之事,可谓大权在握
事实证明,王太后的眼光没错,王莽就是王莽,他一出山就协助她除掉了眼中钉、肉中刺董贤,接着继续拿朝中敌对派开刀。“情敌”赵飞燕又浮出了水面
这下已是“孤家寡人”的赵飞燕已无招架之力了。王莽先是以“谋杀罪”(谋杀皇子)把她头上太后的帽子摘了下来,把她由“东宫”赶到“北宫”。然后,由“北宫”赶到“义陵”——去守汉成帝陵墓。按照王莽的话来说就是让这个令汉成帝绝后的“毒后”去赎罪和忏悔
想到从此山高路远,青灯寒壁,就在出发的当天,弱不禁风的赵飞燕终于强大了一回,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赵飞燕在自杀前肯定也在感叹:富贵如潮水,潮起潮落,谁也无法预料;而人生却如梦,梦醒后,一切无影又无踪
唐代诗人徐凝作《汉宫曲》对这个绝代佳人进行了缅怀
水色箫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