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直如弦,曲如钩

(4)直如弦,曲如钩 刘宏即位后,在临朝听政的“主宰者”窦妙的“授意”下,对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的任职进行了如下分封
窦武被封为大将军(全国最高统帅)、闻喜侯
陈蕃被封为太傅
胡广被封为司徒(宰相)
王畅被封为司空(相当于最高监察长)
刘瑜被封为侍中(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
冯述被封为屯骑校尉
与此同时,窦武的儿子窦机,侄儿窦绍、窦靖等人也都封侯爵。窦妙还对前往河间(河北省献县)迎接新皇帝的中常侍曹节进行了赏奖——封二级侯爵长安乡侯,曹节便是日后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曾祖父。于是乎,一个新当权的窦家班,就这样打造而成了
当然,如果你认为窦武将会重赴梁冀的后尘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正直的梁武掌握兵权后,恪敬职守,兢兢业业,很好地树立起了标杆,全军军队作风建设焕然一新。而敬业耿直的太傅陈蕃掌握行政大板后,同样任劳任怨,日理万机,秉公办事立起了榜样。也正是因为陈蕃和窦武同心合力,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工异曲,同舟共济,同化作用,同出一辙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辅佐皇室,同时又征召天下闻名的贤才李膺、杜密、尹勋等人入朝为官,共同处理朝政。朝中风气大变,大有洗新革面之气概
天下的百姓见此,惊喜交加,老泪纵横,无不感叹苍天有眼,无不感怀岁月不居,无不感动黎民有救,于是乎,无不伸长脖子殷切地盼望太平盛世的来临
然而,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事实证明陈蕃和窦武的转作风只不过是一阵风,来的快,去的更快。原因是正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一个人的横空出世,她如风般快捷的脚步,如风般顽强的作风,如风般不懈的手腕,如风般不屈的斗志,彻底搅乱了朝中的正要形成的正义正气之风,使之歪风斜气进一步扩散开来
这个人非一般的名字,名叫赵娆,这个人非一般的人物,一介女流,这个人非一般的外号,天子乳娘,这个人非一般的战斗,集体战斗
这个时候的汉灵帝才十三岁,还是个打酱油的年龄,还需要有人呵护,进宫时,除了跟着亲娘还有乳娘赵娆。从汉灵帝正式登基的那一天起,赵娆乳娘的身份也水涨船高,成了宫里尊贵的“赵夫人”。而这位“赵夫人”名义是“保姆”,但实际上她却显示出“国母”的风范来,长相俊美、才能高强,反应机警、办事老练,总之一句话善于拍马屁,懂得“阿谀奉承”,为了日后能飞黄腾达,她马上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施展柔术,极尽温柔之能事,对临朝听政的皇太后窦妙展开了强烈的攻势,结果证明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老练奸滑的赵夫人很快把年轻雏嫩的窦妙“俘虏”了
第二步,赵夫人充分发挥善于交际的特长,通过糖衣炮弹把宫中负责“行政”的女尚书统统纳为结义金兰的姊妹花,对窦妙形成了合围之势
第三步,她充分施展女人特有的“媚功”,对朝中新贵中常侍“双子星座”王甫和封了二等侯爵的曹节暗送秋波,结果三人很快组成了“凤凰传奇”,一方面,三管齐下,进一步博取窦妙的“芳心”,在仕途上呼摇直上。另一方,狼狈为奸,大肆卖官鬻爵,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腰包
也正是因为这样,大批来路不明身份不明出入不明的贪官污吏重新涌入了东汉王朝政府,朝中很快陷入了“万马齐暗究可哀”的腐败污浊地步,当时首都洛阳很快流传了这样一首童谣:“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石上慊慊舂黄粱。梁下有悬鼓,我欲击此丞相怒。
这是一首烧饼歌式预言的童谣。具体解析如下
“城上乌,尾毕逋”说的是汉桓帝刘志的掌权时代就像乌鸦一样黑暗,贪污而腐败,贪婪而腐朽
“公为吏,子为徒”说的是这段时间东汉边疆大乱,叛变频起,大军征讨,广征民兵,爹被征去当低级雇员,儿子被征去当兵
“一徒死,百乘车。车班班,入河间”是指千余禁卫军去河间迎接刘宏小子的宏观场面,随后坐上宝座之后的壮举
“河间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是指刘宏的乳娘赵娆等人贪得无厌,卖官鬻爵,她们的眼里只有钱,除了要钱,还是要钱
“石上慊慊舂黄粱”是指皇太后窦妙本人,说她豪华奢侈,教人剥黄粱佐餐。(俗称“地波萝”,只有福建才有产)。黄梁好吃,但不常有,但皇太后要吃,那便常有了。可是这个常有却是需要“有偿”服务的。要知道福建省南部距首都洛阳,直线距离一千五百公里,曲线距离四千五百公里以上,万山千水,羊肠鸟道,就算是快马加鞭,走一趟也要近两个月。这么长时间的劳苦波奔,还要保持进贡御用水果的新鲜,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想而知了
“梁下有悬鼓,我欲击此丞相怒”是指当时人民不堪宫廷政府的剥削和官员们的层层暴虐,想击鼓伸冤,可是宰相之类,为了保护自己的乌纱帽,对这些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自然义愤填膺
总而言之,这首童谣反应出出东汉王朝刘志、刘宏两位皇帝时,社会已彻底腐败如斯,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