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料事如神 刘旦造反

第十七章 料事如神 刘旦造反 “昭君出塞”的故事广为流传,昭君也一直为后人所景仰和敬佩。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昭君之前,解忧公主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她凭借一人之力,穿梭于乌孙、匈奴及汉朝之间,演绎出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之歌
解忧公主的家世令人“忧伤”。她的先祖是刘交,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这个当年班上唯一的“三好学生”被刘邦封为楚王。刘交博学多才,他兢兢业业,长期恭谨为官;重用贤德的人才,国民安享富足安康。著名的申培公是刘交的同窗学友,楚元王的诗经学著曾经风靡天下。刘交死后,刘郢客承继了楚王王位;吕后时期刘郢客迁职为宗正,掌管皇族的户籍族谱;汉文帝时期改封为夷王;夷王在位仅四年,也因美好的名望被人称道拥戴。因望子成龙,期望子孙能够使汉朝的基业发扬光大,刘郢客聘请了天下堪称泰斗的名师,招募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群集在楚国都城彭城。传授学业的是两代楚王十分交好的申公,他是鲁学诗经派的祖师爷;辅佐政事的是三代楚王的老师韦孟,他是举世闻名的儒学家。楚王府的书香氛围,可谓得天独厚;楚王的身边,大都是君子一类的栋梁之材
可惜的是夷王刘郢客的寿命太短;可恼的是不学无术的刘戊,他生活淫荡、性情骄狂,父亲去世以后,他更是无法无天。申公见刘戊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离他而去遁隐山林,韦孟也很寒心,也学着申公辞去官职。结果刘戊手下没有了人才,只剩下“庸才”
后来,刘戊超越国家礼制修建自己的陵墓,规模宏大可比皇帝的陵墓。因为犯下所谓的私奸罪(皇帝皇后丧期间亲人不得寻欢作乐,此为急于削藩的晁错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结果被汉景帝削去了楚王直属的东海、下邳两个郡,刘戊因而心怀不满。于是,刘戊一伙参与吴王的造反。最后“七国之乱”兵败如山倒,刘戊死则死尔,他的“过失”却还连累到子孙后代。自从刘戊死后,他的家族从此败落,皇亲国戚的居住地没有他们的一寸地盘,皇族宗籍里找不到他们的名字,王侯将相都不敢和他们打交道,当真印证了这样一句老话: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解忧出生在楚王府的一个偏远简陋的屋子里。谁也不会料到,就这个“丑小鸭”,千年之后的今天,她“天鹅”的芳名依然载于青史,垂范后人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西域最远的乌孙国客人来到长安,上疏汉廷为乌孙王求娶汉家公主,以此延续乌汉联盟。汉武帝无奈之下,想到了“丑小鸭”解忧公主。解忧公主既是他刘氏宗族的血亲,又可以让这个“罪臣”的后代去西域受受苦,于公于私都说得过去
然而,汉武帝不会料到,解忧公主此一去九千里的漫漫征途何其遥远,此一去五十年的岁月何其坎坷,她如鹤翔蓝天一样奋力展翅,谱写了一首悲欢离合的赞歌
长相美貌,善解人意,而又多才多艺的解忧公主一到乌孙,就很受乌孙王军归靡的宠爱。然而,很快解忧公主就面临两大“忧愁”
一是肚子不争气。尽管解忧公主一到乌孙就一直和乌孙王翁须靡进行着“蜜月期”,但这并没有能让解忧公主为乌孙王怀个一儿半女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匈奴公主的开心,因为她生有一个儿子,名叫乌就屠(后来成为乌孙小昆弥),母因子贵,这对解忧公主无疑是最大的威胁
二是乌孙王军须靡不久就因病去世。解忧公主和匈奴公主都依照乌孙国的习俗改嫁给了号称肥王的翁归靡,接下来解忧公主位居右夫人的不利地位。但是忍辱负重的解忧公主志向坚定,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联盟,她马上把“忧愁”化为“优筹”,具体表现为
1.她经常不辞辛劳地到各个部落视察民情、访贫问苦
2.每逢发生山洪、寒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她都毅然奔赴前线,与各族牧民并肩战斗抗洪救灾
3.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和发展农业的活动
4.她积极支持贤臣的建议,说服乌孙王和乌孙长老们,开通了乌孙通往大宛、康居和塔里木城邦诸国的通商口岸
解忧公主的努力没有白费,结果乌孙和四邻国家的关系是,两个字:和睦。据说各国民众是这样来赞颂她的:汉家公主的美貌赛过天鹅,爱民如子的美德天下传颂
也正是因为这样,匈奴对解忧公主恨之入骨,总想除之而后快。汉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匈奴壶衍鞮单于调遣大军,以车师国为跳板,长驱直入乌孙腹地,先后吞并乌孙东部恶师(今新疆乌苏市一带)、车延(今新疆沙湾县一带)等大片乌孙国土,大肆掳掠民众和畜产;并且派出特使到乌孙国,威逼乌孙王背叛汉朝,交出解忧公主方能罢兵
当时前方的战事已经十分吃紧,随时都有亡国的威胁,王廷内部的亲匈奴派也大肆活动,煽风点火,蛊惑人心,主张满足匈奴单于的要求,赶快把解忧公主交出去,否则乌孙的命运如同危巢之卵,时刻都有倾亡覆灭的危险。王廷内部人心惶惶,有人主战,有人主降,乌孙王翁归靡一时也左右为难
谁能力挽狂澜呢?解忧公主临危不惧,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政治胆识,做了两件事
1.首先由解忧公主上疏,奏明乌孙国的危难情势,向汉朝请求支援,力陈乌汉联手、两面夹击匈奴的退敌之策
2.说服翁归靡不要做“囚王”,团结乌孙贵族,调动一切积极力量,给战马加料催膘,扩军备战,奋力抗击匈奴的侵略,使匈奴大军始终不能进入伊犁河谷
解忧公主原本以为,凭她为汉朝所做的努力,“娘家人”自然不会放任她不管。她的书信一到,汉朝肯定会派兵来为她撑腰,打退匈奴。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她左等右等,盼星星盼月亮,等到花儿也谢了,就是不见娘家有人来
她哪里知道,此时的大汉正值多事之秋,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来管这个“嫁出去的公主,泼出去的水”呢
原因是汉昭帝驾崩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