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空余悔

亡羊补牢空余悔 会议时间: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
会议目的: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
会议创始人:杜延年(谏议大夫)。他提议:“现在年景不好,一些农民还流落在外乡,应该恢复汉文帝时的政局,提倡节俭,对下宽和,争取百姓的支持。”霍光同意了他的意见,就让各郡国推举贤良文学之士六十多人,集中到首都开会,讨论民间有什么疾苦,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的问题,这就是“盐铁会议”
会议主持:田千秋
会议记录:桓宽。(后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成《盐铁论》一书
会议派别:这次会议一开始,就形成了鲜明的两派。一是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政府派”,一是以贤良文学之士为代表的“民间派”
会议议程:与其说是商讨会,不如说是辩论会更贴切些。会议开始后,政府派和民间派畅所欲言,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首先由“政府派”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桑弘羊代表政府派发言,他以抑扬顿挫的语气全面肯定汉武帝“轮台诏”以前各项政策,并希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的意见
“民间派”也不是吃素的,贤良文学之士中的代表否定了汉武帝“轮台诏”以前的各项政策,要求加以全面地估价和修改政府派的意见
随后政府派和民间派就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第一,关于盐铁等官营政策的得失问题
民间派认为:国家应当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而不应当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活动。国家官营盐铁、酒榷、均输,将这些赢利的事业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从事工商业,就是与民争利,破坏了社会纯朴的风气。而且平准、均输法,造成农民贱卖自己生产的东西,又去用高价买自己不生产的东西去上缴国家,使得农民负担很重,官府又随意收购货物,常造成物价飞涨,这有利于商人投机倒把,不利于百姓生活;盐铁官营之后,生产的农具大而不适用,质量差,价钱贵,农民不愿买,就用木头工具耕田,用手去除草,有时买盐铁要走很远的路,官吏还常强迫购买,给农民造成很多不便
以桑弘羊为首的政府派承认了盐铁等官营事业,由于一些地方官不按国家规定的办法行事,所以造成了一些流弊,但他批驳了民间派全盘否定的极端看法。他们认为,是利多弊少,应当选良吏除流弊,继续坚持下去。因为抗击匈奴,巩固边防,救济灾民,都需要大量的开支,如果不搞这些官营事业,增加政府的收入,就要增加农民的赋税,反而会更加重农民的负担。如果国家不经营,豪强大贾就会把持这些工商业,他们不但借此鱼肉百姓,还会因此形成分裂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国家的统—
第二,关于对匈奴的和战政策问题
民间派反对动用武力来解决匈奴问题,而主张和亲。他们认为,匈奴远处漠北,对其侵扰活动,主要应用德化,多给他们点儿财物,与他们和亲,搞好双方的关系,而不应当用武力解决。用武力抗击,双方都要死人,把国家的大量人力和物力用在对外战争上,除了牺牲了将士、增加百姓的负担外,对国家没有多大的好处。他们认为汉武帝对匈奴进行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几个好事之臣故意夸大敌情,欺骗了汉武帝,挑起了祸端。这几次战争没有能削弱匈奴,反而造成了西汉国势的衰弱,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
以桑弘羊为首的政府派马上进行了坚决反驳:不是我们汉朝无情寡义,不想与匈奴和平相处,也不是没有进行过和亲,而是由于匈奴反复无常,屡次破坏和亲,派兵侵扰边境,因而才被迫对匈奴动用武力。他认为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成功的,虽然在战争中牺牲了一些将士,消耗了大量的财物,但却屡次击败了匈奴的大军,迫使其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北走,从而使国家边境得到了安稳。汉武帝反击匈奴所取得的功绩很大,将会流传千古,怎么能说它是得不偿失呢
第三,关于行德制还是行法制的问题
民间派主张行仁政,搞德治,反对严刑峻法,任意陷害人民。他们认为,汉武帝时法律繁多,官吏随意乱用,造成百姓犯法者多,但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法。特别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酷吏,如杜周、张汤、王温舒等人,连法律也不顾,随意陷害无辜的群众,动不动就一人犯罪,株连九族,搞得人心惶恐,动乱不安,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他们警告说,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就有重蹈秦朝覆亡的危险
政府派认为治民之道不在教化,而在励行法治。要用法治来教民,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了就会犯法。严刑峻法,百姓害怕犯法,社会秩序才能安定。如果法网疏漏,奸民就可能钻空子,因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他还针对“民间派”对一些酷吏的指责,而对他们的政绩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这些酷吏都能做到以法治事,对犯法者雷厉风行地加以处决,毫不手软,所以在他们治理的地方,能做到寇止奸禁,取得了良好的政绩
就在政府派和民间派相持不下时,中立派顺应形势诞生了。这次领衔中立派的是霍光。他既不同意以桑弘羊为首的政府派的意见,也没有接受贤良文学之士要求全部罢除盐铁、均输等官营事业的建议,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做出了如下决定“罢榷酤官”:取消酒专卖政策,在部分地区停止铁器专卖,其他政策不变
霍光的“罢榷酤官”,结果是桑弘羊的弟子很多人因此光荣地下岗了。弟子们下岗,桑弘羊当然不会不管了,于是他就想着怎么让弟子们“再就业”,但结果不识相的霍光却处处“亮红灯”,不但不给予优惠政策补偿,反而给予限制
我手下的弟子是因为你而下岗的,你非但不给予关照,反而落井下石,分明是不把我桑弘羊放在眼里嘛。结果,桑弘羊很生气,对霍光很怨恨
桑弘羊的不满,上官桀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于是,他马上就以“关照”为由,对桑弘羊进行了套家常拉近乎,一来两往,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就勾搭上了。结果,他们把枪口马上就一致对准了霍光这根眼中钉、肉中刺。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