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魏相: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接下来,集两派于一身的史高明显信心足了,胆气大了。他不再做沉默的羔羊,朝中时时可以看到他和萧望之、周堪的“针锋相对”。有事争,没事也争;对争,错也争;争来争去,萧望之终于醒悟过来,史高和他不是争“事实”,而是争“权力”
萧望之洞若观火,自然知道史高之所以能“一鸣惊人”,完全是因为弘恭和石显在背后为他撑腰。他不是闲着的主儿,马上就给汉元帝打了一个小报告,其文如下:中书政本,应从贤明儒士中选取,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国有旧制,这样也违反了宫人不宜在皇帝身边的古训…
说直白点儿,就是请求汉元帝罢免宦官
应该说萧望之打报告时,是满怀了愤怒之火,以火热的心期待汉元帝能清除朝中的“安全隐患”。然而,热火中的萧望之很快就被汉元帝泼了一盆冷水。面对萧望之的小报告,汉元帝竟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予以答复
一个极为重要的报告竟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萧望之失望事小,更重要的是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的小报告惊醒了弘恭和石显(作为汉元帝的贴身秘书,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
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对萧望之的“含沙射影”,弘恭和石显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选择了“打击报复”。“铁三角”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密室进行一番密谋后,考虑到萧望之羽翼正丰(有四人帮的支持)和汉元帝的特殊关系(师生),最后达成如下协议:“剪其羽翼!再断其归路!
“铁三角”的“剪翼行动”就此展开,“四人帮”中的资历最小、威望最低的刘更生成了他们枪打的“出头鸟”。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向汉宣帝打了一个小报告,报告的大致内容是说刘更生少年老成,办事沉稳果断,是朝中难得的“后起之秀”,“蜗居”宫中实在埋没了人才,请求把他调到宗正(也就是管理刘姓皇族杂事的官)去“大展宏图”
面对铁三角不拘一格的推荐人才,汉元帝高兴之余,哪有不批准的事!萧望之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结果。刘更生走后,面对“四人帮”空出的位置,萧望之急需找一个人来“填补”,于是,他大打招聘广告,广纳天下才俊之士
面对络绎不绝的应聘人士,萧望之都觉得他们离自己心目中的人才相差甚远,除了安排了几个当“谏官”外,其他多数应聘者大抵结果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眼看靠才艺表演要想彻底征服“才中之王”的萧望之,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有一个叫郑朋的人,胸中无墨,却想出奇制胜。他去应聘时,不再是“之乎者也”地卖弄文采,而是说了一番告发“铁三角”的话,大致内容有两点
1.史高四处征索贿赂,是个典型的贪污腐败分子
2.弘恭和石显两家的弟子目无王法为所欲为,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地步
终于有人敢站出来直斥铁三角的“是非”了,“四人帮”中的另一位宗师极人物周堪甚至连征求萧望之的意见都忘了,就直接点头说:留下。而萧望之听了郑朋的“言简意赅”的转述后,脸上的表情也是:喜,大喜,非常喜,喜上加喜,胜过洞房之喜
种种迹象表明,郑朋入主“四人帮”似乎已是铁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萧望之就是萧望之,他做事谨慎,纵使对郑朋很满意,纵使连周堪都点头答应了,但他也没有立马就叫郑朋来上任,而是派人对他先进行了“考察”。都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一点儿都不假,侦察人员的侦察报告马上就呈上来了,结果说郑朋的人品有三大特点
1.劣迹斑斑
2.诡计多端
3.心机重重
萧望之在发出“马屎面上光,肚里一包糠”的感言后,对周堪说:“我留他走,他留我走。”面对萧望之的威胁,周堪马上表示收回成命,一切全凭他做主
一心想升官发财的郑朋,眼看就要出奇制胜了,却不料在“考察”期间被查出政治有问题,结果遭到了萧望之的拒绝任用。他没有选择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选择了跳槽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郑朋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去投靠“宦官派”的弘恭和石显。弘恭和石显本来恼怒郑朋的“含沙射影”,要给他吃闭门羹,但郑朋早有预料,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的所作所为都是萧望之和周堪指使的,现在我知道错了,请给我一次赎罪的机会吧,我一定在皇帝面前亲自揭露他们的罪行。
只一句话,就让弘恭和石显把他毕恭毕敬地请进了府里去。他们此时正需要这样揭露和打击“四人帮”的人才啊!当然,弘恭和石显也不是可以戏弄的主,说得再好,要看郑朋用行动来证明给他看。郑朋说没问题。在弘恭和石显的安排下,郑朋很快就有了一次单独拜见汉元帝的机会。郑朋初见元帝,一颗心扑通扑通乱跳,双脚直打哆嗦,连说话都语无伦次,更别说揭露萧望之和周堪的罪行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接见会简短至极,郑朋甚至都没敢看汉元帝一眼就出来了。耷拉着脑袋的他刚出来就迎上弘恭和石显满脸期待的“眼神”,他心中一凛,一股豪气蓦然涌上心头,只见他喃喃地说道:“我已在皇帝面前弹劾了前将军萧望之,小过错说了六个,大罪说了一个,不知圣上会不会听我的‘非常6+1’?
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我在皇帝面前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听不听就是皇帝的事了。弘恭和石显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在郑朋的去留问题上批了一个大大的朱红“留”字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叫华龙的人,也是被周堪炒了鱿鱼的人。此时见郑朋被弘恭和石显录用并重用,他也跑来试运气,结果也被录用
就这样,郑朋和华龙做了“铁三角”反击“四人帮”的两枚重要棋子。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