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是一句话惹的祸

1、都是一句话惹的祸 叛乱已经平定,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一场穷追诸王叛乱余党的捕杀就此开始,一场此对李唐宗室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即将来临
在趜崇裕将李贞的首级送到洛阳的转天,武瞾就命令监察御史苏珣调查这场叛乱诸王是否暗中有串联。苏珣秉公办事,经过调查后没有什么证据,所以如实复命
苏珣是个耿直的好官员,面对苏珣的复命,武瞾找不出什么理由指责苏珣。但对于武瞾来讲,苏珣实在是个死脑筋。因此在苏珣没有充分理解自己意图的前提下,武瞾想到了那些酷吏
经过反复思考后,武瞾决定将这个案子交给周兴办理
前边我们介绍过周兴的为人,嗜杀是周兴的本性,对于此类案件,周兴犹如猫嗅到了鱼腥。很快他施展起了罗致罪名的本领,没过多久便捏造出了诸王暗中串联的证据,将李元嘉、李撰等人全都抓捕起来,逼令其自杀
受到这次叛乱牵连的李唐宗室成员和相关官员有
鲁王李灵夔(李渊第十九子)、常乐长公主(李渊第七女)、霍王李元轨(李渊第十四子)、李元轨之子江都王李绪、虢王李风(李治之子)、李风之子李融、纪王李慎(李世民第十子)、济州刺史薛颛、其弟薛绪、薛绍
这些人在周兴的精心“照料”下,或被当时处死,或被杖责流放,即使是当时不死,到了流放地也是莫名其妙地死去
面对上述这一连串的名单,武瞾对周兴高效率的办案,深表满意。但同时对于各地方是否还有诸王的余党,她也深表怀疑
为了充分利用这次诸王叛乱的由头,借此彻底击垮李唐宗室,为自己登上权力的顶峰铺平道路,武瞾决定派人到各地方继续追查诸王的余党,但她也意识到已经除掉了这么多宗室成员,目前其他宗室成员肯定是人心惶惶,如果继续任用那些酷吏来办这些事情,搞不好会出乱子,所以当前他需要一个能够维护稳定的人来替自己办这件事
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答:时任文昌左丞的狄仁杰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博通经史。贞观年间经工部尚书阎立本推荐,被任命为并州都督府法曹,高宗仪凤年间升任大理丞,在任期间公正的处理了很多积案,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人数达1万余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狄仁杰也由此在名声渐盛
李治死后,狄仁杰继续受到武瞾的重用,在经过短暂的宁州刺史经历后,升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在当地狄仁杰针对当时吴、楚多淫祠的弊俗,依然拒绝了当地官员的贿赂,奏请焚毁祠庙1700余所,唯留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
狄仁杰以断案公正和敢于进谏出名,在那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中,能够做到这两点需要的是高尚的道德,而之所以李治和武瞾同时重用他,也是看出了狄仁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巩固权力可以需要酷吏那样的嗜血残暴,但治国却需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品德高尚官员,在这一点上武瞾并不糊涂
当即武瞾任命狄仁杰接替李贞豫州刺史的职务,前往豫州追查李贞的余党
在接到命令后,狄仁杰颇感棘手
狄仁杰的心始终很纠结,作为李唐王朝的忠诚官员,狄仁杰对于李唐宗室成员的遭遇很是同情,但他现在所处的朝廷局势,又迫使他必须执行命令,两难之间的狄仁杰就这样踏上了前往豫州的路
前方路途漫漫,豫州将是他入仕以来以来面临的第一此重大考验
当狄仁杰到达豫州时,领兵在豫州平叛的宰相张光弼已经拘捕了六、七百家人,并准备将五千余人的财物没入官府,而且朝廷派来掌管刑狱的官署刑寺催促张光弼赶快处斩这六、七百家人
如果不是狄仁杰及时来到豫州,相信很多无辜的人早已经是人同样落地。面对如此情况,狄仁杰冒着风险下令将这六、七百家的人全部去掉枷锁,并同时起草奏章,飞报武瞾
为了能够打动武瞾,狄仁杰在奏章中表达了自己恳切的态度,他说现在豫州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地方,目前这里关押了很多人,但很多却不是李贞的同党。请求太后释放这些人。现在自己上报奏章,好像是替叛逆申辩,事实上是为了太后打算,如果自己沉默不语,一旦处斩了这些人,会失去民心
不久,狄仁杰接到了复旨,武瞾命令将这些人免去死罪,发配充军
狄仁杰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众多性命。但同时他也得罪了张光辅
张光弼本来想借助处斩六、七百家人,然后上报武瞾说全都是李贞的同党来邀功请赏,没想到却被不知深浅的狄仁杰坏了好事
而且狄仁杰到达豫州时,张光弼作为平叛大元帅依然驻守在豫州,他的部下依仗平叛有功,大肆搜刮民财。狄仁杰到来后坚决制止,由此便引起了张光辅部下的强烈不满,他们在张光弼面前大肆诋毁狄仁杰。加上狄仁杰这一次坏了张光辅的好事,所以张光辅决定找狄仁杰问个明白
“我现在是平叛的元帅,你不过是一州的刺史,怎么么如此轻视我?”张光弼质问道
狄仁杰毫不退缩,不卑不亢说道:“作乱河南的只有李贞,现在李贞已死,难道还要再生出一万个李贞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显然,张光弼听出了狄仁杰的弦外之音
“公率军平叛,现在叛乱已平,公居然不停止杀伐,反而纵兵暴掠,这难道不是又出现了一万个李贞吗?只怕这样会引起民愤,我奉命前来豫州是为了稳定大局,如果我现在手中有尚方宝剑,斩了你我也不后悔!”狄仁杰说完,狠狠的瞪着张光弼
“狄仁杰!你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话,你会后悔的!”张光辅大胜说道,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数日后,狄仁杰接到圣旨,说他违抗圣命,被迁为复州刺史,不久被贬为洛州司马,谁都知道这是张光弼进了谗言
狄仁杰公正治案,心中磊落光明,使数千人免受屠戮之灾,虽被贬官,但他依然不后悔,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抛弃,唯有两样东西不能丢
理想和良知
此时身在洛州的狄仁杰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作为李唐王朝的忠诚官员,未来他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李唐王朝再生的职责
后来的事实证明,上天终于让他如愿以偿。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