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岂止一介书生

陆逊岂止一介书生 孙权杀掉了关羽,得到了荆州。荆州在他心目中的战略地位是哪儿都比不了的。如果敌人拿下了荆州,占据了长江上游,以后就可以顺着水面,放船而下,向他发起冲锋,他的门板再大,也是挡不住的。现在荆州在手,他就可以放心了
他一高兴,就把立功人员大大地表彰和提拔了一把
连刘璋也被平反昭雪,恢复了原来的职务:益州牧。一看这个职务就知道,刘璋除了拿到那颗大印之外,别的什么也得不到。因为,现在益州全境都在刘备手里。虽然刘璋什么也得不到,但孙权可以气一下刘备
搞定关羽最大的功臣,应该是吕蒙。所以孙权肯定要大加奖励,哪知,吕蒙还在表彰大会筹备阶段就生了病,而且是重病
孙权知道后,立马把吕蒙接到他那儿住下来,请全国最好的医生来给吕蒙治疗。可吕蒙的病真的太重了,重得无药可救。可能本来他的身体素质就不怎么样,因此,他怕自己哪天死去,才不断地动员孙权一定要尽快搞定关羽。他在给孙权的信中就曾经明确地指出:“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于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这话的意思就是,现在关羽之所以不敢向我们发动进攻,是因为主公英明,以及我这样的人还活着。现在不趁着我的身体还行的时候搞定他。等我们一老,再去跟他叫板,还能搞定他吗?关羽比他年纪大多了,他居然担心他比关羽还要先老,说明他的身体此前是很不健康的,而且他还预感到自己已经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他的预感确实是正确的。在关羽死后没几天,他也去世了。《三国演义》里说他是被关羽的鬼魂吓死的,那是一点不靠谱的
关羽的死,固然是刘备集团的巨大损失,而吕蒙的挂掉,同样是孙权不可估量的损失
孙权做梦都怕吕蒙死去,在吕蒙还生病时,那些名医在吕蒙的身上扎针灸,他看到吕蒙的身上扎了那么多亮晶晶的针,就替吕蒙感到疼痛。他那时希望吕蒙一定要尽快好起来,然后健健康康地从他手里接过大印,更加地为他卖力,因此他每天都到病房看吕蒙,看看他是不是一点一点地好起来。可又怕影响治疗,就偷偷地在墙壁挖了几个小洞,看看情况如何
当他看到吕蒙能吃一点饭时,就像收到胜利的消息一样,跑过来向大家宣布。如果看到吕蒙吃不了饭,就在一边端着脸,一副想哭的样子,然后自己找了个床,独自在上面睡觉,而且整夜睡不着,怕第二天,吕蒙还不吃饭。后来,吕蒙的病好了一大半,他就高兴得差点跳起舞来,甚至宣布大赦,要求所有的官员都来祝贺。孙权怕医生的力量还不够,又请来道士作法,请求上天多给吕蒙几年生命。哪知,吕蒙的病并未因为领导的关心、更不会因为全国的犯人获得自由而好起来。在大家齐声向孙权祝贺没几天之后,吕蒙就永远地闭上了他的眼睛。吕蒙比鲁肃的命还要短,只活了四十二岁。孙权悲痛得要命,给他做了一个很豪华的坟墓,还让三百户人家守护那个豪华的坟墓
孙权对吕蒙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比鲁肃有水平,能力仅次于周瑜,只是气质和风度不如周瑜而已
处理完吕蒙的后事,孙权就开始了他全新的外交活动。他知道,砍了关羽的脑袋,他跟刘备的这个仇已经结定了,就是请全世界最好的外交官出场,也修补不了双方的关系。刘备肯定在悲痛之后会疯狂报复。现在的刘备已不是以前的刘备了。孙权的实力虽然比曹操差了很多,但他凭着长江,硬是可以让曹操没有脾气。长江可以对付曹操,但对刘备却无效。曹操跟他是南北对抗,而刘备跟他是上下游的衔接。要是刘备一气之下,完全可以从上游俯冲下来,一下就可以把他打败。所以,他现在必须把跟曹操的关系定成友好同盟的关系——虽然这个友好其实一点也不友好,但也得把这个协议定下来
于是,他先把被关羽俘虏过的于禁放了出来
孙权的这个做法,是在玩外交手段,想通过于禁来讨好一下曹操。可虞翻却很愤怒,指着于禁大骂:“你一个俘虏,居然敢跟我们老大并马而行?”他以前在劝降傅士仁时很有水平,在信里大力鼓励傅士仁投降。可他却看不得别的人投降,觉得投降派是天下最无耻的人,他越说越气,居然举起鞭子要把于禁暴打一顿。孙权一看,差点骂起来。于是赶紧把虞翻喝止
然后再派人上表,向曹操称臣
曹操那边也是大摆庆功宴。曹操很感激徐晃,没有徐晃的那几招,关羽还真不容易打败。在徐晃从战场上回到摩陂时,曹操跑了七里路过来迎接徐晃,然后在那里大摆酒席,举着酒杯对徐晃说:“能让樊城和襄阳成为我们的领土,都是你的功劳啊。”大力表扬了徐晃一把
曹操认为荆州的那些民众以及汉川一带的小民一点不值得放心,怕他撤走之后,他们又在那里制造事端,就想把他们全部迁走,但司马懿认为这样做不好:“现在我们在荆州一带的力量还很薄弱,小民的情绪正处于很不稳定的时期,那些曾长期跟关羽混过的人,现在基本都潜伏起来,正对形势进行观望,如果我们采取极端政策,他们就会受到刺激,然后那个地方就难以稳定了。
这时司马懿的官位虽然不怎么高,但曹操那双眼睛,早已知道司马懿的智商不但发达,而且是超级发达。他不让司马懿当更大的官的主要原因不是认为司马懿没有水平,而是认为他水平超强,怕这个能做“狼顾”动作的家伙势力膨胀起来,自己的儿子就难以控制了。因此,他一听到司马懿的这个建议,就觉得非常正确,立即说:“是也!”于是,什么也不管,那些逃亡的人看到原来曹操的政策还是很宽松的,便又都跑了回来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