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虽远必诛 与狼共舞

第十二章 虽远必诛 与狼共舞 事实证明,北匈奴军队就像纸老虎,一唬一吓,他们便呼啦啦地撤了。北匈奴前脚刚撤,耿恭后脚便来了个紧随,这倒不是说耿恭带着几百人的部队去追击北匈奴军,而是他们必须走——撤离金蒲城,才有活路
于是乎,耿恭找到了新的根据地——疏勒城。之所以耿恭把漂泊的脚步定格在疏勒城,那是因这里有两大特点:一是城坚固;二是水源好(城旁有一条小河流,要知道,在西域水比黄金更重要)
一到疏勒城,耿恭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倾尽全力储备粮食物资;二是组织修缮城防工事;三是在当地招募了数千名兵马
果然,不出耿恭所料,七月,匈奴人在左鹿蠡王的带领下,很快就兵临疏勒城下。耿恭再次来了个出奇制胜,他乘北匈奴人风尘仆仆地到来、立足未稳之际,率领百人军团的嫡系部队和新招募来的数千民兵,来了个迎头痛击,匈奴人哪里料到耿恭一下子弄出了这么多军队,吓得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调转马头就跑
跑了一阵,回过头来一看,发现汉军也不过数千人而已,于是又调转马头进行反击,汉军便赶紧退回疏勒城里去了。接下来,北匈奴马上又来了个围城。然而,疏勒城虽小,但极其坚固,再加上耿恭早有准备,匈奴人围攻的结果是:久攻不下
久攻不下,左鹿蠡王异常恼怒,他一边继续攻城,一边苦思破敌良策。此时正值盛夏,热得像蒸笼,匈奴士兵汗如雨下,一些士兵乘着休息间隙,纷纷到城边流过的小河里冲洗一番。左鹿蠡王仔细一看,这条小河居然通向城中,原来汉军就是靠这条小河取水用的。看到这里,左鹿蠡王眼前一亮,猛拍脑袋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有了
接下来,他用实际行动证实了“有”从何来。他们马上对河流进行了改扩建,并且用沙袋把河流的上游处进行了堵塞,硬生生把河流疏导向别的方向流去,通往城中的河流一下变成了干河。他们的意图很明显——阻断汉军的救命河,让耿恭跟他的守军困在城里活活渴死
外围的河水被断,耿恭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士兵也不能做渴死的鱼,他马上在城里来了个自力更生——掘井
然而,耿恭很快就认识到了地下水的难找,他们夜以继日地掘井,守军在城中多个地方凿井,却没有见到一滴水冒出来。而挖掘是强体力活,尤其是在仍然十分炎热的七月,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很多人活活渴死在干涸的井边
大家都明白没水意味着什么,生死一线间,士兵们只能挤榨马粪汁来解渴。为了生存,不惜所有。然而,马粪汁也解决不了这么多士兵的渴啊,再说马粪汁也有穷尽的时候啊
关键时刻还得看耿恭的表演。只见他赤膊上阵,亲自下坑挖井,一直挖到十五丈的深处,没有水的踪影。望眼欲穿的结果是失望,坚持不懈的努力是白用功。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意味着汉军将全军覆没。耿恭本来对自身生死看得并不重,但这关系着数千士兵和无辜的百姓性命,他不由跪地仰天长叹道:“莫非天亡我等也!
这话似曾相识吧,很多名人陷入绝境时,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来。而且以事后诸葛来看,说这句一般都很灵。三国时,司马懿被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眼看就要葬身火海时,他发出绝望的呼声:吾命休矣!结果话音未毕,天空突下倾盆大雨,浇灭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他乘势带领手下冲出包围圈。以至于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感慨
闲话少说,此时的耿恭发出绝望的感慨时,请大家注意他的细节:一是跪地,二是仰天,三是长叹,综合起来就是天地人。耿恭做到了仁至义尽,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耿恭拜完之后命士兵下坑挖井,一锄头下去,却见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溅出的水花迷离了人的眼睛。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士兵们都欢呼雀跃起来,相互打闹,相互拥抱,四溅的泉水和泪水混成了一团
结果困了半个月,汉军还是生龙活虎,左鹿蠡王感到很奇怪,他默默地围着疏勒城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纳闷:汉军究竟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怎么能够坚持这么久?很快,耿恭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答案。他扛着一桶水走上城头,当着左鹿蠡王的面,“咕噜、咕噜”的从头淋到脚,然后大呼:凉快,凉快
疏勒城里居然还有水,莫非汉军真有神灵相助不成?左鹿蠡王无奈地在心里感叹:“撼西域容易,撼汉军难啊!”于是乎,他马上对匈奴士兵叫道:“凉快,凉快,大伙哪儿凉快哪儿凉快去。”说罢,在一阵“扯呼”声中撤退了
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块石头上摔倒两次,这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左鹿蠡王竟然在一块石头上被摔倒两次,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心理素质不过硬的直接反应。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经验的问题
当然,如果大家认为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故事才刚刚拉开帷幕,还远远没有结束
耿恭神奇般地保住了疏勒城,然而,车师后国和金蒲城都成了匈奴人的囊中物,车师前国也面临被“吞并”的处境。匈奴人以雷厉风行的态势,力挽在西域的颓势,接下来,他们并没有小富即安,在一手抓硬的同时,一手抓软,把糖衣炮弹对准了焉耆国和龟兹国。焉耆国和龟兹国是势利小人,眼看匈奴强大,马上投入了他们的怀抱
匈奴人野性里“狡诈”的一面又显露出来,接下来,在他们的唆使下,焉耆国和龟兹国联合出兵进攻车师前国。而东汉的西域都护府就设在车师前国,因此,要想拿下车师前国,就必需拿下他的护身符——西域都护府
事实证明,都属于百人军团,西域都护陈睦明显不如耿恭。他没有“出奇制胜”的招数,也没有“神灵护身”的奇迹,因此,结果只能是实力的体现——全军覆没。但不管怎样,陈睦带领他的西域都护府百人军团,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在焉耆国和龟兹国联合歼灭陈睦的百人军团时,北匈奴人趁机大举南下,攻入了车师前国,随即以重兵围攻关宠屯在柳中城的百人军团
车师前国眼看援军无望,选择了归降匈奴。左鹿蠡王两次围攻耿恭不成,此时自然不甘心。眼看形势大好,他马上联合焉耆、龟兹、车师国,第三次对疏勒城的耿恭汉军进行了围攻。一场暴风骤雨又拉开了序幕。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