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福大命不大
至此,形势终于把汉桓帝逼到了绝路了。如果不能立刻行动,警卫大权一旦被梁冀的亲信夺去,那就万事皆休矣
汉桓帝当机立断,派具瑗出马,具瑗以“辄从外入,欲图不轨”的罪名逮捕了张恽
随后,汉桓帝在具瑗等密谋五人组的保护下,隆重升殿,做了四件事
1、由宫廷秘书们(诸尚书)分别撰写诏书,揭发梁冀当政以来的诸多罪刑
2、派国务总理(尚书令)尹勋率领所有的可以集结的宫廷侍卫,把守皇城
3、把兵符(符节)全部集中到尚书省保管,派兵把守,以防梁冀矫诏调兵
4、派具瑷将皇帝身边驾车的骑士、虎贲、羽林、都候(夜间巡逻的卫官)所属的能剑善戟的勇士、集中起来,这些能征善战的勇士共有一千多人
做完这四件基础工作后,汉桓帝开始最后的亮剑了:以单超为革命总调度,派具瑗带领全副武装的一千余人御林军,跟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校尉)张彪的卫戍部队会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梁冀的大将军府
眼看突然“变天”了,很多梁氏集团的拥护者和走狗立即来了个顺风倒——倒向了宦官这一革命方,还有一些人持观望态度,选择了不投降也不反抗的“中立”,结果关键时刻,真正肯为梁冀卖命的没几个
也正是因为这样,革命军很快便把梁府“控制”住了
这是一场大出梁冀意料之外的革命,他掌握权力二十年之久的心路历程,使他的自信空前膨胀——他认为即便是皇帝,对他也不敢反抗。事实上,他也确实毒死了一个不听话的皇帝。他对自己很自信,认为再没有谁摸他这只老虎的屁股了,他可以享受千秋万代的清福了。然而,正是这种膨胀的自信,使他产生了颟顸和冥顽不灵,宫廷中积一月之久的密谋,他只闻风声,竟没有得到“可靠”的消息和情报
此时当革命队伍从天而降,把他的住宅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飞时,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害怕,什么叫恐怖,什么叫魂飞天外,什么叫手足无措,什么叫四面楚歌,什么叫山穷水尽,什么叫穷途末路…
梁冀还在体会和感概,革命军却一刻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攻城,另一方面攻心。为了彻底瓦解梁氏集团武装力量的抵抗,宫廷禁卫官司令(光禄勋)袁盱手拿皇帝的诏书,在门口宣读对梁冀的处分
第一、解除梁冀全国最高统帅(大将军)职务,没收大将军的官印
第二、改封梁冀当比景侯(越南平治天省筝河口)的“都乡侯”
第三、梁冀应立即率领家眷前往他封邑就职
比景是当时中国最南方的荒凉边城,当年的“阎家班”就放逐到那里,而今却轮到了“梁家班”。不过,可怕的还不是比景辽远,而是封侯只是一个幌子,梁冀只要一踏梁府这条大门,也就是他命运的终点线了
梁冀知道这只是革命军对他的“权宜之计”,活,已是不可能,死,已是必然。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苛活下来的结局是“耻辱”,是“折磨”,是“痛苦”,是“生不如死”。因此,梁冀和他的野蛮妻子孙寿同样选择了当机立断——自杀
“大魔头”梁冀死了,汉桓帝充分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作风,结果梁氏和孙氏家族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押往闹市斩首,并暴尸街头。大小官员300多人都受到治罪,结局无非有三:被诛杀、被免官,被下狱。据说梁氏外戚集团被一网打尽之后,整个朝廷的官员为之一空
与此同时,汉桓帝还没收了梁冀家的家产,一共值钱三十多亿,据不完全统计,这笔钱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租税的半数。这笔贪污款可谓触目惊心。由此,也可了解到从非正常渠道获得权力的人,必然要疯狂攫取,必然要所行非法,必然要生活糜烂,必然要道德败坏。最后,也就必然要像梁冀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身首异处,伏法阙下
和珅被查抄时,抄出的家产折合一亿多两白银,可抵得上清王朝几年的财税,所以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然而,据有关资料,东汉时期,一石大米约等于现在170公斤,而清王朝的一石大米,只约等于现在103公斤。把这个差别计算在内,这和珅与梁冀就没有比了。梁冀的涉案值为102亿公斤大米,而和珅贪腐案值只有68亿公斤大米。两位古人,贪腐得不是一个重量级,而且考虑到梁冀之世的东汉王朝,人口只有五千余万,而和珅之世的清王朝人口是东汉王朝的几倍。所以这梁冀的搜刮能力,要比和珅强略胜一筹;和珅的贪腐,是“雁过拔毛”的水平,而大将军梁冀,可能就是“雁过留翅”了!因此,天下第一贪官的头衔实际上应该由梁冀来戴才对。只是可惜,这位大将军把东汉王朝的地皮,搜刮了好几层,才为自己创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最后也只落得一个身死家灭的下场
就这样,那个从不把皇帝当个干部的“富二代”兼“管二代”跋扈将军梁冀的命运,终结在一个其貌不扬、其威不严、其才不显,为人看似非常低调的年轻皇帝手里。因为这次政变发动的很突然,一夜之间梁氏集团便灰飞烟灭,因此得到了局面是“朝野鼎沸,百姓莫不称庆”。当真应证了这样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末到。梁冀和他的梁氏集团这般恶贯满盈,这也是罪有应得了
后来唐朝有“鬼才”之称的杰出诗人李贺作《荣华乐》一诗,辞彩绚烂,极尽铺陈,把梁冀一家炙手可热的权威、奢侈淫迷的生活以及富贵荣华的景象用此首长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凝缩,其诗曰
“鸢肩公子二十余,齿编贝,唇激朱
气如虹霓,饮如建瓴,走马夜归叫严更
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口吟舌话称女郎,锦祛绣面汉帝旁
得明珠十斛,白壁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
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惟画地
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趋凌紫氛
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
金铺缀日杂红光,铜龙啮环似争力
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孉孉如拳那足食
金蟾呀呀兰烛香,军装武妓声琅珰
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
天长一矢贯双虎,云靶绝骋聒旱雷
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
三皇后,七贵人,五十校尉二将军
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相关诗词
-
离骚(高中课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
-
过秦论(高中课文)
...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
-
中庸(高中课文)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苏武传(高中课文)
...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
-
论语十二章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劝学·高中课文
...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
论古十二首
南渡衰微气数过,中原摇撼震干戈。勤王有志谁如此,存祀无功可奈何。燕市魂飞光日月,金陵目断哭山河。丹心汗照留青史,沉痛当年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