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黯然收

金陵王气黯然收 佛教自印度传来,经书都是梵文,佛经译成汉文全靠从事翻译工作的僧侣。有一位高僧曾经当众立誓:“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身灭之后,舌头不会焦烂。”高僧圆寂,后秦皇帝在逍遥园举行仪式,依佛法焚尸。灰飞烟灭,形骸粉碎,只有舌头依然如生
这位高僧就是鸠摩罗什,一位来自西方的神僧,印度大乘佛教始祖龙树的四传弟子,中印混血儿。鸠摩罗什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父亲鸠摩罗炎,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龟兹王迎为国师,后被逼娶龟兹王妹耆婆为妻,生下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少有慧根,七岁随母亲出家,日诵谒三万二千言,能晓经、律、论三藏佛典。十二岁在沙勒国举行大会,升座讲《转法轮经》,年轻的鸠摩罗什从此名声大噪。二十岁在龟兹王宫受戒,龟兹王为其造金狮子寺。鸠摩罗什之所以能在西域名声显赫,与其通晓梵语、龟兹等西域民族语言有莫大关系
鸠摩罗什的名声传到中土,中原高僧释道安一再劝天王苻坚去西域迎鸠摩罗什入关。苻坚在建章宫为吕光饯行时,特意嘱咐:“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后学之宗,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送入关内。
苻坚何以如此看重鸠摩罗什,他对中国历史进程起了怎样的作用?文化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战争只能逞一时之威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王国、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昙花一现,没有文化的国家很难在世界民族中长立久安
八王之乱后的中国大地群雄并起,民族割据,互相征伐。皇权败落,儒学衰微,玄风日上,人民信仰空虚,贵族崇尚玄无。新兴的蛮族以野蛮的手段征服土地、践踏道德,民族矛盾尖锐,战乱永无止境。天王苻坚为统一思想,平定天下,结束动乱,为中国找到了佛学
后赵天王石虎曾大力倡佛。可佛教源自印度,佛学经典皆是梵语。当时中土佛学领军人物佛图澄仅以法术兴佛,平生未译一经。佛图澄的佛学可以度百姓,不足以度士人,无法与儒家、道家和各族所崇拜的神相抗衡
苻坚称天王后,沙门释道安站到宣扬佛学教义第一线
释道安本姓魏,常山扶柳人,生性聪敏,十二岁出家,破除俗姓,以释为姓。道安生得丑陋,以貌取人是人的通病,师父不喜欢他。有次,道安同学向师父要经卷,师父递给他一卷辩意经,约五千言。道安带佛经入田,休息时候读经。晚上回来,把佛经交还给师父,再求剩下的佛经。师父不高兴:“昨天的经书尚未读完,怎么又来索要?”道安答道:“记下了!
一句话吓师父一大跳,也没说话,又给了一卷《光明经》,不下一万言。道安带着佛经入田干活,晚上还给师父,索要别的经书。师父让他背诵,不差一字。师父这才明白,人家是佛陀转世,从此格外敬重
道安又拜佛图澄为师,首创寺塔传教,门下弟子无数,中分河北,有一半的河北人受过教化。为避中原之乱,至襄阳讲经布道,整理佛典,为晋朝皇室、士庶所重。在襄阳十五年中,道安除每年讲经外,最伟大的一项成就是制定管理僧团的制度,叫做“僧尼轨范”。佛教的清规戒律从他手里开始制定,人身行为也被限制。以前和尚独来独往,现在则成为住宿生
前秦破襄阳,苻坚得道安大喜过望,谓群臣道:“襄阳释道安是神器,方欲致之以辅大秦。”道安至长安,居五重寺,苻坚每有军国大事常常咨询,并指示学士,无论佛学还是外学,有疑难处都向道安请教。长安一带因而形成一句谚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意思说做学问如不以道安为师,学问不能精深,经不起人家的质疑问难
道安之前,对佛经的翻译、注释错误甚多,无法服众,不能度人,不利于佛教传播。道安开始对佛经进行注释。可以这么说,真正的注经始于道安
道安深知若想佛教在中土发扬光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佛学经典必须译成中文。佛学浩如烟海,道安才学毕竟有限,他想到了名扬西域的鸠摩罗什,极力怂恿将鸠摩罗什迎到中土,同时坚定苻坚出兵西域的决心
可惜,苻坚还没有得到心目中的高僧,自己的前秦帝国就已经灭亡了。后来,鸠摩罗什到达后秦,在长安译出《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等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后秦因此成为佛国,国内一度比较安定。后秦对北中国的国家政权影响深远,成为北魏一段时期的样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鸠摩罗什神思俊才,西域人人钦服,每年举行讲经法,西域诸王必云集闻法,长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让他踏着登上法座。吕光破西域后,为树立威权,打压鸠摩罗什,强迫他与龟兹王女成亲。鸠摩罗什苦苦请辞,吕光大加奚落:“和尚的操守不过像你父亲罢了,有何不可。
吕光亲自灌醉鸠摩罗什,送入龟兹王女的洞房。吕光又让鸠摩罗什骑猛牛、乘恶马,想看他从牛背和马背掉落的滑稽相。几番恶意欺辱,鸠摩罗什胸怀坦荡,丝毫没有怒色
不管怎么说,鸠摩罗什犯了色戒,后来到达长安,后秦皇帝强逼他接纳十名伎女。伎女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妓女,而是指以歌舞为业的女艺人。鸠摩罗什对自己持戒不严耿耿于怀,深以为恨。每逢升座讲说经义,他时常语重心长地说:“譬如臭泥中生莲花,只须采撷莲花,不必沾取臭泥啊!
纵使如此,也难掩这位佛学大师的光芒。吕光改变对鸠摩罗什态度缘自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一日行军至日暮,前秦军在一处山脚下安寨休息。鸠摩罗什缓缓劝道:“都督安营此山脚下,必见狼狈,应该徒军陇上,远离此处!”吕光傲然道:“依谷下寨,可避风寒,有何狼狈?
夜间,滂沱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起,士兵死者数千人。吕光从此对鸠摩罗什另眼相看,遇有军国大事常常咨询。可见鸠摩罗什不仅佛学造诣高,天文、地理知识也相当丰富
吕光就东归去留请教时,鸠摩罗什答道:“这里是凶亡之地,不值得久留,中路自有福地可居。”这话实为西域诸国主,不过能够准确预见大军止于凉州实为奇迹。如非后人杜撰,鸠摩罗什当有其神异或占卜的过人之能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