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最后的演出 糊涂无止尽

第十八章:最后的演出 糊涂无止尽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过完春节之后,关东那些董卓的反对党终于结成统一战线,集体高举着打倒董卓的大旗,宣布与董卓斗争对底
旗帜举了起来,还得选出一个带头人。这个带头人不是谁都可以当的,是按照传统的论资排辈原则来选的,而且这个原则不仅要看他这一代,还要看其祖宗三代的资格。于是,谁的资格也比不过袁绍
袁绍就这样成为倒董同盟的盟主。袁绍觉得当了盟主,如果还是渤海太守这个职务,级别跟别人一样,以后发布命令的底气就会明显不足。于是,他就任命自己为车骑将军。当时,参加这个同盟的有河内郡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郡太守张邈、张邈的弟弟广陵郡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曹操本部人马、后将军袁术,另外还有孙坚和张杨,总共十四路。罗贯中在演义里说成是十八路,把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等也划进去,还把倡议者套到曹操头上,完全是小说家言。真实情况是十八减四路
不过,当时还是有人希望曹操出来当挑头人的。这个人就是鲍信。鲍信没多大的水平,但却能看出曹操的水平比袁绍高多了。他当面对曹操说:“现在咱们这个队伍里,最有水平的是你。如果不让你来当老大,咱们再怎么强大,最后也会被人家玩儿完的。
在关东诸侯大喊着向洛阳进军、打倒董卓时,董卓当然不会在那里坐等大家杀过来。他先来个大赦——这年头,对犯人来说确实很幸运,刚刚大赦一次,现在又向大家宣布所有犯人都无罪。不过,其他人都可以赦,唯独刘辩不能有活路——他又派人向刘辩送了一杯毒药,叫他喝下去
这两件事做完之后,董卓觉得心头很爽。可才爽了没几秒钟,他又得把注意力转到山东,袁绍他们正大喊大叫举着大刀向反对派的头上砍。董卓近来的事业很辉煌,心情也是超级愉快,觉得这个天下已经是自己的天下,如果叫谁死,谁就不能活。可他也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很差,在战场上,常常以不胜而告终
他召开了个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发大军讨山东”——这话说得很大气,好像主动权都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其实他的心里很虚
郑泰首先发言,劝他还是不要紧急征兵为好,就等下去,那些诸侯本来就心不齐,只要天天挂免战牌,他们没事干,就会自己跟自己干起来
董卓认为郑泰的意见很正确,说如果现在才征兵,不但工作量大、难度高,而且新兵也不好立即投放战场
后来,他想来想去,认为洛阳真不是好地方,四面全是平原,人家从哪里都可以打进来,哪比得上长安?更要命的是,自己刚从西部来,环境一点儿也不熟悉,还不如回长安去。于是,他又开了个大会,讨论迁都,把首都从洛阳迁回长安
大家当然有意见,但大家更知道,这个时代是意见最多的时代,可又是最不能表达意见的时代。因此,大家只能把意见留在肚子里,什么话也不说。只有杨彪和黄琬两人说迁都弊大于利
董卓一听就不高兴,觉得再让这几个有不同政见的人留在朝廷上,他就不爽。可一时也找不到理由把他们拿下,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撤了两人的职务
伍琼和周毖前些天劝董卓任用了一大批人,董卓全部采纳。这时看到董卓要迁都,虽然杨彪他们由于反对被撤了职,但他们仍然以为董卓对他们的话还是会听的,于是去见董卓,表达了坚决反对迁都的意见
董卓一见两人就已经不爽,又看到他们成为反对迁都的人,脾气就更加火爆起来,大骂两人。当场叫有关部门把两人逮捕,然后再把他们处斩
终于没有人反对了
于是,董卓带着刘协迁都
董卓一拍脑袋,知道自己这么一回去,估计以后再也不会到洛阳了。于是一边迁都一边把洛阳城中有钱的人都抓了起来,统统砍杀,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还强迫全体洛阳人都跟着他迁往长安。当时洛阳有几百万人,个个都得背着包袱向西而去,而且都是徒步行走。他嫌这些人走得太慢,便叫部队在后面举着兵器赶着大家,谁走在后面,谁就被大刀砍死。一时间,弄得“积尸盈路”。他又觉得,自己反正不会再当洛阳居民了,留下这么多好的房子给袁绍他们,也太便宜他们了。于是就下令,把所有的建筑物一概放火烧光,一间也不要留。一声令下之后,洛阳地区“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曾经繁华的首都几乎变成了无人区
他没收了大量富人的财宝之后,又把吕布叫来,说活人的财产咱收完了,但死人的不动产还没收
吕布说,死人还有什么不动产
董卓一听就笑了,说这个地方埋了很多皇家贵族,这些皇家贵族的坟墓里埋了很多无价之宝。他们留在地下也没有什么用,还是挖出来好啊
吕布一听,眼睛立刻大亮,组织了一个挖墓葬工程兵,然后“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只要外表豪华的坟墓都统统挖出来,里面就是有一个铜钱也不能放过
董卓这个家伙在战场上做不出什么名堂,但造假作秀却很有一套。他怕人家说他不敢跟袁绍他们硬碰硬,这才迁都回去的——迁都其实是等于夹着尾巴逃跑,因此就派部队到阳城。那天正好阳城赶集,来赶集的群众很多。董卓的部队一窝蜂向集市上冲过去,看到男的就都砍下脑袋,看到女的就都赶上车,再把男人们的头都挂在车上,然后大家唱着歌一路回去,说是把袁绍他们打了个满地找牙,这些脑袋全是叛军的头。董卓一看,这些子弟兵果然有水平,于是把那些女人全都配给广大士兵
董卓以为,只要把首都迁到了长安,那就等于到了自己的老巢,因此心情很好。他突然发现,自己手下的人才还真不多,真的没有人能处理大事。很多人一看人家送过来的上报文件就头晕。于是,他就大力提拔王允,让王允负责处理这些事务。王允果然很有水平,把这些事务处理得很好。其他大臣也很服王允,开始团结在他的周围
董卓一看,觉得自己真会选拔人才。但哪里知道,他培养的却是个定时炸弹。王允这人很阴险,在面向董卓时,脸上全是老实忠诚的笑容。董卓当然没有想到这是个覆盖着阴险的笑容,对他放心得很
他对王允很满意,但对袁家很不爽。尽管袁隗当初对他撤换皇帝一事举双手表示赞同,但因为现在他的侄儿袁绍成为反对党的挑头人,所以,他一想到袁隗那张老脸,就觉得不爽,最后大手一挥,把袁家老少五十多人全部杀光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