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翁:天堂里有没有仙来仙往

李少翁:天堂里有没有仙来仙往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七月十七日,是太子刘据一生当中最凄惨的一天。这一天,他才真正体会到流浪是什么滋味。刘据只带了两个儿子和几个保镖静静地站在覆盎门下,等待命运的裁决
覆盎门上的司直田仁双手背后,耷拉着脑袋站在城门上踱着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抑或在忧虑着什么。只见他踱来又踱去,踱去又踱来,他每踱一步,城下刘据的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田仁站定了双脚,长叹一声,手一挥,说了四个字:“打开城门。
刘据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他向田仁投去感激的一瞥,转身回头深情地看了一眼长安,心里叹道:别了,我的母后;别了,我的父皇;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别了,长安
再回头,一滴晶莹的泪花飘散在风中。刘据不再迟疑,带领两个儿子策马奔出了覆盎门
田仁终于还以“慈悲”之心放了刘据一条生路,然而,他自己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刘据走了,追兵随后就到了,丞相刘屈髦听说司直田仁自作主张把刘据放了,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抓住田仁就要当场砍了他的头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御史暴胜之站出来,他有话要说:“司直是享受国家待遇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就算有罪该杀,也应该听从皇上的发落。
刘屈髦没辙了,一边派人继续追太子,一边押了田仁去向汉武帝请命。没有抓住太子,抓了田仁好歹有台阶下了,结果,汉武帝听说太子跑了,二话不说就把田仁拉出去砍了
田仁是田叔之子,小时候因为长得一身好体魄,被大将军卫青慧眼相中,招收为贴身的保镖,后来多次随卫青参加对匈奴的军事行动,因为表现得很出色,再加上卫青不遗余力地推荐,后被汉武帝封为郎中。再后来,迁升为二千石的丞相长史。再后来他见河南、河内、河东多是丞相御史的亲戚子弟,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他不顾强权,给汉武帝打了这样一个小报告:“天下郡守多为奸吏,而三河尤甚。”这个“直言不讳”的小报告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结果三河太守都被抓到牢里然后砍了头。最后,田仁被提为京辅都尉,再升为丞相司直
据说田仁还和司马迁是好朋友,两人常有书信来往。任安被抓后,司马迁写了一封《报任安书》:我听说,修身是智慧的集中体现;爱人和助人是仁的发端;要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是义的标志;有耻辱之心是勇敢的先决条件;树立名誉是行为的最终目标。士人有了这五个方面,然后才可以立身于世并进入君子的行列
从这一点来看,田仁无疑就是这样的君子。可惜“为谁去做事,谁来听从你”,一堆黄土埋掉的是道义还是真理
杀了田仁还不解恨,汉武帝马上又使出了“逼将法”
第一,马上派法吏到暴胜之那里去“问话”
法吏对汉武帝的牛脾气了如指掌,自然知道汉武帝问话是假,逼供是真,于是,对暴胜之进行了强有力地责问:“司直擅自放走太子,罪不可恕,丞相杀这样的奸叛之徒,是符合先斩后奏这条法律的,不知道御史大人为何偏偏要帮田仁说话呢?
暴胜之心知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已经对他“很怀疑”了,于是对法吏说:“行,行,行,你不要再多说了,我知道怎么做了。”说着,拔出身上的剑朝自己的脖子就抹
暴胜之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自杀的原因有二:除了恐慌外,更重要的是怕连累到家里人。牺牲自己一个人,保全全家人,这无疑是暴胜之选择的最明智的方法。要不然以汉武帝多疑之心,熬到最后,只怕不单单是暴胜之一个人掉脑袋的问题,他的整个家族都脱不了干系
第二,派宗正刘长、金吾刘敢前往皇后的宫中收缴卫子夫的印玺
卫子夫支持儿子刘据谋反,汉武帝只是派人去取印玺,留给卫子夫自行了断的权力,已经是非常给卫子夫面子了
卫子夫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这一天还是来得有点儿突然,快得让她感叹世事无常,她用那双早已变得粗糙的手握着汉武帝当年亲手交给她的白玉大印,若有所思若有所叹,良久,一滴晶莹的泪掉落在印玺上。悲切良久,她推出厢房大门,恭恭敬敬地把印玺递交给刘长和刘敢两人
接到印玺的刘长和刘敢两人并没有马上就走,而是木然地站在那里,良久,从卫子夫的厢房里传来一声凄惨的叫声,血腥之味顿时弥漫开来。刘长和刘敢对视了一眼,知道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当时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是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书写的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然而,卫子夫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并不是独霸天下,而是处处小心,以恭谨谦和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等人的尊敬。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是因为卫后小心谨慎,所以汉武帝对她还是很信任的。汉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卫后
然而,最终卫皇后还是因为太子的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生女当如卫子夫,这是后人对卫子夫的肯定,还是对汉武帝的讽刺
而参与革命政变的,除了太子逃脱外,其他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如下
太子的老师石德被景通擒获,张光被商丘成擒获。结果汉武帝封景通为德侯、商丘成为成侯
眼看景通和商丘成得到封赏,这时“中立派”的任安不失时机地来向汉武帝请安了。他原本以为得个小小的封赏应该是不成问题,然而,他不会知道,他自己把自己送上了鬼门关
任安的事,汉武帝早已洞若观火,他那点儿小伎俩怎么能逃得出汉武帝的火眼金睛呢,结果,面对不但没有立功、反而想邀功的任安,汉武帝冷笑道:“嫌官小是吧?好,我给你封一个超级大官,派你去当阎王爷。”说着,给任安安排了隆重的上任仪式——腰斩
处理了任安的事,随后汉武帝对参加叛乱的进行了两个“凡是”的处理:凡是太子刘据的门客,一律格杀勿论;凡是跟从太子参加战斗的人(不管是自愿还是被逼的),全部流放到偏远的荒漠之地去面壁思过。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