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们的争吵

谋士们的争吵 曹操牢记荀彧的教导,现阶段的头号敌人必是袁绍无疑,虽然官渡一战,已经把他打得没有脾气,但他目前手里还有四个州,所占国土面积仍然是所有牛人中最大的,人口数量也还很庞大,如果让他再缓一口气来,以后的麻烦就不可估量。所以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在打残袁绍的基础上,继续把他往死里打,让那四个州全部划到曹氏的名下,从此消除北方最大的威胁,然后把精力转到南方,慢慢收拾南方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牛人
建安七年(202年)的春天,曹操在举行春节团拜会之后,就启动了对袁绍最后一战的程序
他率军再次来到给他带来好运的官渡,很有雄心地向袁绍叫板
袁绍这时却已经走到了他生命的终点。他打了败仗回来以后,比较勤于反省,觉得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自己崩溃得简直没有道理。他最后终于认识到,他并不是被曹操打败,而是自己玩儿完了自己
袁绍虽然又牛又多疑,但脸皮还不算很厚,通过这次反省之后,心里全装满了“羞愧愤恨”的心情。这种心情在胸口存在久了,就会发生病变,而这种现象引发的病变,一般后果都会很严重
袁绍没有多久,就病了,而且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
袁绍吐血到五月,终于把血吐完了,最后彻底咽气
其实,从事实上,他的存在也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他已经不可能再带领他的集团重新振作起来。如果因为他的死,让一个有作为的人上台,也许才是冀州集团的希望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一死,冀州集团更糟
更糟的原因仍然是他造成的
袁绍虽然没有像袁术那样,自己当皇帝,但他早就把冀州当成他家的天下,他老早就认为,他死之后,由他的儿子来接他的班
所以当时他公开地流露这些观念,不但没有谁说他自私,而且都举手附和。因此,他在这方面算起来没有错
可错就错在,他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按当时的惯例,这三个儿子都有继承他遗产的权利,他爱给谁就给谁
他也曾经在心里作过打算,尽快指定个接班人
如果参照皇家的办法,那就很好办。皇家的原则就是“立嫡以长”四个字。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果按这个办法来处理,那当然是袁谭来继承了
可袁绍在这个方面,继续践行他迟疑不决的性格。袁谭是他的长子,可袁尚是他最爱的刘氏的儿子。这个刘氏虽然目前是冀州的第一夫人,但不用像袁绍一样日理万机,整天没事干,就想着袁绍死后她们怎么办。所以,在袁绍还没有死之前,她老早就在袁绍的耳边吹风,要立袁尚为法定接班人。说现在这三个儿子中,袁尚最乖
袁绍本来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听得刘氏天天这样说,也就认为袁尚最乖。他想把这事定下来,又觉得有点儿违反了惯例,因此不敢明说。不过,他还是作了一个安排,把袁谭过继给自己死去的哥哥,然后让他离开邺城,去担任青州刺史。他作了这个安排之后,觉得自己很聪明
可沮授却一点儿不认为他有才,对他说:“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谭长子,当为嗣,而斥使居外,祸其始此矣。”意思是说:有个故事说,一万个人同时追赶一只兔子,最后一个人抓到了它,别的人就都止步。这就是所有权已经确定,别人也不能再争抢了。现在袁谭是你的长子,按理应该让他当继承人。现在,你却把他排斥在外。冀州的祸害从今天起已经开始了
袁绍当然不能说沮授的话不对,但他还是为自己争辩:“我现在计划把儿子们都分到各州去,锻炼一下他们,也顺便看看谁最有水平。”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连沮授也没有办法再说什么。于是,他又派袁熙为幽州刺史,让他的外甥高干当并州刺史。大家一见他这个安排,又看出他的私心来了——袁尚还留在冀州
袁绍手下的那几个谋士看到这个样子,意识便超前起来。有的去当袁谭的谋士,有的加入袁尚的班子。袁绍还没有完蛋,这些家伙就已经为后袁绍时代作自己的打算
逢纪、审配这时已经成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但袁谭很讨厌他们,而辛评、郭图则紧密团结在袁谭周围
两个集团就这样形成,而袁绍根本没有办法摆平。等他腿一伸,仍然没有把接班人定下来。这就等于给两个后袁绍时代两个集团的争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袁绍一死,大家在讨论谁来当老大时,都认为袁谭是长子,他不当谁当
审配他们一听,心里就不舒服了,他们只怕袁谭一掌权,新官上任的那把火会烧到他们的身上。他们看到袁谭的支持者较多,如果再在会上以民主的方式讨论这个事,他们只有等着袁谭对他们的处理了
既然不能通过民主的程序,那就再来个集中的程序。他们伪造了一个袁绍的政治遗嘱,说他在咽气的当天,叫大家让袁尚当老大,如果大家不同意,他就死不瞑目
大家一听,当然都闭嘴,而且现在袁尚就在冀州城内,谁知道他和审配、逢纪都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要是不同意,恐怕什么麻烦都会找到他们的头上。尤其是审配那个老头儿,杀人从来不问出身和性别的
袁谭听说老爸死了,马上就从青州赶来参加老爸的追悼会——当然更想参加权力争夺的斗争
可他一到邺城之后,看到权力大棒已经落到弟弟的手中,便赶紧回到黎阳去,任命自己为车骑将军——注意,以前袁绍刚当上冀州老大时,也是自称车骑将军
这时曹操的部队已经步步逼近,黎阳离前线已经不远了
于是袁尚就划了一支部队给袁谭,让他好好地守住黎阳。还派逢纪去协助他
袁谭刚开始听说袁尚还给他拨部队,心里还温暖了一下。可出来一盘点送来的部队,才那么一丁点儿。这才知道,他的这个弟弟送这几个兵的目的,原来是想把逢纪塞进来监控他
袁谭也不好发作,只是要求再给他增点儿兵力
报告送到审配那里,审配认真研究之后,决定不能满足袁谭的要求
袁谭气得抓狂,就把怒火全迁到逢纪的身上,将他抓起来,然后根本不给出理由,杀掉
在兄弟两人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已渡过黄河,向袁谭进攻
袁谭看到曹操的部队很强大,知道自己挡不住,就向袁尚求救
两人这时虽然已撕破了脸皮,但还没有撕破到底,因此两人的矛盾仍然是内部的矛盾。现在外部的敌人杀进来,当然得先把外部矛盾处理干净再说。况且黎阳要是守不住,冀州的安全系数就跟着大大降低。袁尚基于这些因素,还是决定带着大军亲自过来救救他的这个大哥,而让审配继续当邺城留守的老大
兄弟俩一起上阵,与曹操进行对抗,连打了几场,都失败了。两人没有办法,只得退守营寨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