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狄仁杰的策略

2、狄仁杰的策略 李唐光复,大功告成
此时最高兴的人当属策划政变的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人。政变之前是提着脑袋干事儿,当然政变成功后,收益也是大大的。李显即位后,给予了这五个人充分的回报,张柬之被提拔为中书令;崔玄炜为内史;袁恕己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参预政事;敬晖、桓彦范为纳言;而且五个人全部被封为郡公
这场政变其实对于李显和张柬之等人来讲,是笔划算的买卖。李显得到了皇位,五王提升了官职,双方皆大欢喜。接下来就应该认真做事才对,但神龙年间的朝廷政局其实并不稳定,准确的说是所有人的心里全都七上八下
事实上在政变成功的一个月后,李显便感受到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于一个月前的政变盟友张柬之等五个人
李显虽然性格柔弱,但并不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他明白在政变中自己作为太子,是一杆鲜明的旗帜,然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策划集团,他重登皇位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被政变策划集团硬推上去的
在李显的心中始终存在张柬之政变策划集团压制自己的阴影,在他看来,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当然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因为身份特殊,同样也不能忽视。李显即位后,虽然对李旦和太平公主大加封赏,但同样没有忽视对他们的提防。据史书记载,当时李显以保护李旦安全的名义,在相王府设置了诸多禁军士兵,基本上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实际上是对李旦进行严格的监视与控制。而对太平公主则派人专门随行,无论她到什么地方,每天必须回来汇报一次
尽管李旦和太平公主的存在对李显是个潜在的威胁,但却比不上能够左右政局并给李显压抑之感的张柬之等人,尤其是在张柬之等人得到李显丰厚的回报后,便排挤其他宰相和异己之臣,使朝廷的中枢机构完全成了张柬之等人的私人机构时,李显更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在他看来,自己将近二十年生活在强势母亲的阴影下,他压抑的已经太久,如今已经贵为皇帝,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住至高无上的权力
于是,在张柬之等人以功臣自居,大肆排挤异己之时,李显开始了清除皇权威胁的计划,当然李显也明白由于张柬之等人功劳实在太大,此事决不能硬来,而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李显的计划其实只有两个组成部分:寻找盟友和限制相权
先说寻找盟友
张柬之等政变功臣掌握了当时朝廷的中枢机构,事实上等于掌握了朝廷的大政,所以李显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回权利,必须要建立一个能与张柬之等政变功臣相对抗的组织,对于李显来讲,这种方式他并不陌生,因为当年他的父亲李治为了对抗长孙无忌就是这么做的
看来,历史真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此时,李显继续效仿父亲李治曾经的做法,组成了以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等人的内朝后妃势力,来对抗张柬之等人组成的政变功臣势力
李显之所以首先选中韦皇后,除了夫妻这层亲密关系之外,韦皇后是个颇为精明的人,而且李显漂浮半生,尤其是被贬房州的苦难岁月里,是韦皇后给了他勇敢活下去的勇气,当时每次洛阳有专使到房州了解李显的行踪时,李显都不敢去见,全都依靠韦皇后的机智去和专使周旋,可以说韦皇后是李显的生命支柱,李显曾经答应过韦皇后,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充分飞黄腾达之后,会答应韦皇后所提的一切要求
现在李显又重登皇位,但他并没有忘记当年对韦皇后的誓言,加上政变功臣的潜在威胁,所以提升韦皇后的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当时韦皇后在朝廷中究竟扮演一种什么角色呢
据《通鉴记事本末》记载:“时中宗每上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
也就是说,韦皇后是垂帘听政,这和当年李治和武瞾二圣临朝基本相似。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韦皇后之所以能够垂帘听政,最初并不是她费劲心机追求的结果,而完全是李显为她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事实上在李显刚刚即位,韦皇后地位刚刚得到提升的时候,在她的心中是没有任何非分之想的,至于后来韦皇后暴露出来的野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逐渐形成的
事实证明,韦皇后在协助李显处理政务时,确实显示出了政治才能,而且颇具武瞾当年的风采,有了韦皇后这个贤内助,让李显心里在面对政变功臣时,心里有了底气,不过李显此时或许想不到,未来他的性命会断送在这个贤内助手里
以为皇后为首的后妃内朝势力,让初登大典的李显有了些自信,但同时他也明白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集团,由于威望高、资历深,又是个顶个的政治高手,如果仅仅依靠后妃内差哦势力,还不足以与之对抗,最多也就是牵制一下。而李显的初衷却是要握住大权,所以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接下来就出现了第二个盟友
武氏集团
武瞾晚年由于李显被立为太子,随着武承嗣的郁郁而终,武氏集团失去了对皇位的竞争,所以陷入了低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消沉下去,相反由于武瞾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作为武家的子弟他们一直在寻找东山在起的机会,而且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瞾退位,使得政变功臣集团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武氏集团的对立面,而这一点恰恰被李显所看到,所以为了对抗政变功臣集团,李显在扶持后妃内朝势力上马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团结武氏集团
顺便说一句,当时武氏集团中地位最高的,权力最大的,最有威望的当属武三思
事实上,自从武承嗣郁郁而终,武瞾年老去逝后,支撑武家门面的只有武三思
而当时由于武瞾去世,武三思虽然地位很高,但倍感势单力孤,所以面对李显的主动示好,武三思立即表示欢迎。就这样为了对抗政变功臣集团的威胁,李武两家又一次实现了联合
应该说李显当时寻找到的盟友虽然没有人能够掌控朝廷饿中枢机构,但由于身份特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政变功臣的一部分权力。而且除此之外,李显又重新召回了魏元忠,并且任命韦安石、唐休璟、杨再思等一批故僚入朝为官,这些人虽然不是李显的嫡系,但由于以前为武瞾效力多年,威望高、资历老,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牵制乘便功臣集团,使他们不能独霸朝廷
总之一句话,只要能用的上的,李显一个也不放过
李显上台后的一系列做法,让以张柬之为首的政变功臣集团感受到了一丝压力,他们隐约觉得这个表面看似柔弱的皇帝,内心里其实并不简单,此刻他们并不担心后妃内朝势力的对抗,在他们看来,武氏集团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就在政变刚刚结束后,就有人针对武氏集团的问题提醒过张柬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