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结辽东

跨海结辽东 曹叡这些年来做的这些活动,看上去全是一个和平时期皇帝所开展的工作,又是大兴土木,又是进行美女大选,又是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的这些年,是极不平静的时期,不但有三个皇帝在那里喊打喊杀,要灭掉另外那两个对头,就连各个势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蜀国土地面积比较短缺,于是人才也比较短缺,当权者容易控制,因此内斗的程度还不算大。吴国的地盘相对大一些,于是,土匪们就不断涌现,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麻烦,但也很让孙权头痛。而魏国国土面积最大,人员成分最复杂。且不说北部的那些胡人,心里从来不愿认输,只要恢复点儿实力,就又宣布脱离中央的领导。你把他猛打一顿,他又在那里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等体力一恢复,就又抄起家伙跟你干。那个辽东地区,到现在仍然保持高度自治。他们现在的老大就是那个公孙渊
公孙渊自当了辽东最高领导人后,又觉得这个最高领导人是曹魏任命的,心里觉得很不爽。可又知道自己的这个力量,要是真的跟魏国摊牌,最后失败的仍然是他。那时一失败,不但连辽东最高领导人当不成,恐怕那颗脑袋也保不住。所以,他的内心很郁闷,也很矛盾
后来,孙权知道他的郁闷之后,说要跟他联盟,给他送来了大量的现金。两人过了一段外交的蜜月期。可后来,公孙渊又很现实地认识到,孙权离自己实在太遥远了,如果魏国来打,吴国估计除了在江东那里大声谴责之外,对他们没有一点儿用处。于是,在收了人家大批外交资金后,把东吴负责运送资金来的使者砍了,然后把那几颗脑袋送给魏国,说从此以后永远当大魏的分公司
曹叡因为外面的威胁还在,也不敢启动讨伐公孙渊的程序。当他看到公孙渊自动过来投降时,心里很高兴,又把公孙渊提拔了一把,让他领了个大司马的大印回去养眼,还封他为乐浪公。这个提拔看上去很给力,其实,公孙渊一点儿也不满足。因为,不管你封他多大的官,给他的公章有多大,他的这个权力也就是这么大,并没有增加一点儿
他本来很怕魏国,可当他看到曹叡居然封他这么大的官——大司马是级别最高的公务员啊,以为曹叡现在也有点儿怕他了。于是,那个膨胀心理又抬头,开始牛起来了。当然,如果他只在他的地盘上,对自己的马仔们,就是牛到天,也没有什么。可他对魏国派来的使者也牛气冲天起来。本来,中央代表团来到辽东,那是带着皇帝的温暖、中央的期望看望他们来了,他们应该隆重接待,好酒尽量拿出来,让中央代表团喝得高兴,玩得舒服,中央代表团要离开了,还要把辽东特产准备好,送到他们的车厢才算对得起上级领导。哪知,这哥们儿的欢迎仪式搞得很隆重,可摆出的全是辽东的威武之师,个个高举雪亮军刀,士兵的脸上都是杀人的神态。中央代表团的成员个个脸色发白,全身发抖了好多天。这还不算。他在跟中央代表团进行会谈时,口气也是牛得没有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不在他的话下
中央代表团本来以为出使一回辽东,那肯定是满载而归,别的不说,每人拿几根人参回来应该没有问题吧。哪知,跑了那么多路,居然享受这个待遇,个个气得要死,去向曹叡报告时,个个都把公孙渊说成一个全身都是反骨的动乱分子。如果再不收拾他,他就要打到首都来了
曹叡连派了几次使者,每次回来都是这么报告的。于是,曹叡也生气了,觉得不真刀真枪地教训一下这个公孙渊,这家伙还真无法无天了
他把荆州刺史毌丘俭叫来,说:“现在你别当荆州刺史了,改去当幽州刺史。你到任之后,做好准备,把公孙渊给老子狠狠地打一顿,别让他再嚣张了。
这个毌丘俭也是个爱弄事的家伙,到幽州没几天就觉得有点儿寂寞了,要弄点儿事出来才好玩,于是给曹叡上书:陛下即位以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这话的意思就是:皇上啊,你当皇帝以来,虽然很英明,做了很多的好人好事,立了很多的富国强兵的政策。可是认真数起来,还真没有哪件事可以流芳千古、可以大大地让人家赞美一把呢。当然,要是能把吴国和蜀国搞定,那肯定是一件历史性的功勋。可现在这两个反动集团死守着险要之地,还真的拿他们没有办法。既然对吴、蜀两国没有办法,那咱就利用这个时间空当儿,利用这些子弟兵去猛扁一把辽东吧
但光禄大夫卫臻却不同意这个意见,说毌丘俭的话没有战略眼光,弄的全是小打小闹的事,咱们还得从大处着眼,不要听他在那里胡说八道
可曹叡觉得卫臻才是胡说八道。什么是战略眼光?难道让公孙渊在那里天天侮辱大魏国,然后一点儿不理,咱就有战略眼光了?他根本不理卫臻的话,叫毌丘俭立即行动起来,把那些鲜卑、乌桓势力都调整过来,到东南界上驻扎,然后以朝廷的名义,叫公孙渊到首都来作个述职报告——都当大司马了,一次述职报告不作,也不对吧
公孙渊是什么人?哪敢孤身一人跑到首都来?他接到这个通知后,就知道曹叡要跟他彻底摊牌了
他早有思想准备,立即宣布与曹魏反动集团决裂。他带着部队在辽隧迎战毌丘俭
毌丘俭本来就想跟他大打一场,当然一点儿也不怕他。哪知,双方才进入阵地,还没展开肢体接触,老天就下起大雨来。而且这雨一下就十多天,辽水大涨。毌丘俭也不管,硬是跟公孙渊打了一个回合,最后“不利”。毌丘俭虽然是个好战人士,打了回败仗,也知道在这个形势下再打下去,也只有继续失败。于是,带着部队回到右北平
公孙渊看到自己一仗就把牛烘烘的毌丘俭打得夹着尾巴逃跑了,原来中央政府军也就这样子,看来自己出头的日子真的到了。于是,就把曹叡给他的那个“乐浪公”的大印丢到历史的垃圾箱里,自己刻了个更大的印,把自己的级别提升了一格,成为“燕王”,还宣布不用曹魏的年号了,从此改元汉绍。他觉得,如果光自己这个势力跟曹魏玩儿,一点儿也不热闹。于是,又派人去做鲜卑的思想工作,叫他们也跟他团结起来,在魏国的边境那里弄点儿事,就是不让魏国反动势力过好日子
曹叡这才知道公孙渊还真有两下子,如果不派出个猛人过去,还真搞不定他。现在魏国哪个牛人最猛
司马懿
司马懿近段时间以来,一直在长安那里充当蜀国的第一责任人。以前诸葛亮活着时,老是带着部队出来北伐,让西部很不稳定。自诸葛亮去世之后,他的接班人老实多了,这么多年来,一直躲在四川盆地那里,做自己的事,还没有出来闹过一回事
曹叡认为,蜀国短期内是不会出来嚣张的,而解决公孙渊的事,必须短、平、快。否则,长期在那里跟公孙渊对垒,魏国的力量就会被他耗掉。要速战速决,就得派最猛的人过去
于是,他果断地把司马懿调了回来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