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襄王亲政

昭襄王亲政 秦国仍然没有闲着,赵国打不了,就去打韩国——反正现在就是战国时代,别的不好制造,但制造战争是很容易的
公元前264年,白起再次出击。这哥们儿一动,总是大手笔,连续攻克韩国九城,斩首五万。过了一年,他觉得韩国真的很好欺负,又起兵打韩,拿下南阳,接着攻打太行山道,最后使得韩国的这条山道成为死路
这时,秦国周边的几个国家没有一个碰上好运气。魏韩赵不是死了国君,就是被秦国猛扁,不光丢尽了脸面,还要丧师失地。楚国似乎还好一点儿。可也不长久了
没几天,楚国的领导人顷襄王又被病魔打倒了
楚顷襄王对其他事的判断能力很差,但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总的预测还是很靠谱的,他觉得自己真的要完了,要告别这个让他不幸福的世界了。当然,他可以一了百了,什么也不管。但他仍然对他的儿子很负责。他要在自己离开之前,把他的法定继承人叫回来,以便继承楚国大统
这时,他的太子还在秦国当人质
黄歇也陪着这个太子在秦国
楚顷襄王派人去跟黄歇说:“你不是很有办法吗?快想个办法让秦国把太子放回来。要是回来得晚了,一切就不好办了。
黄歇也是个老手,知道要是太子回不去,其他公子就会抢了楚王的位子,那么自己就白白在秦国陪这个太子这么多年,最后什么也没有,说不定继位的公子会把太子列为篡党夺权分子,自己也会被划入这个集团的骨干力量,后果会十分不妙;而如果自己能够把太子带回去,等太子当了楚王,凭自己这么多年跟太子打下的关系,到头来肯定是令尹的。官场就是这样,要么你会被人一打到死,要么你就能站到制高点,生杀予夺大权,全在你的手中
黄歇想了想,终于想了个办法,去找范雎说:“根据我得到的消息,现在我们楚王的病已经很严重了,估计最后“不起”的可能性很高。所以,我认为,秦国不如赶快把太子放回去。他一直在秦国当人质,秦国人对他很好,是个亲秦派人士。如果他能赶在时间的前面回去而成为楚王,到时楚国肯定会成为秦国的友好邻居。如果秦国不放他回去,让他继续留在这里,他就是咸阳城里一个小老百姓而已。如果别的公子成了楚王,肯定不会把秦国当成友好邻邦。这对秦国有什么好处?
范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去找秦昭襄王,把这个道理跟秦昭襄王说了
秦昭襄王一直以来都很听范雎的话,可在这个事上却拿了一回主意,说:“还是先派太子的师傅回去看看楚王到底病到什么地步了,再说下一步。
黄歇一听,就知道秦昭襄王是想要挟一把楚国,从这个太子身上压榨出一点儿利益来。他对太子说:“秦国现在想把你留在这里,要挟楚国要点利益之后才放你回去了。现在以你的能力,难以满足秦国的要求。而阳文君的两个公子都在楚国。要是大王真的挂了,阳文君的儿子就会成为接班人。太子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现在你还是先跟使者偷偷逃回去。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对付秦王。大不了一死。
太子当然同意
晚上太子化装成使者的车夫,混出关外,一路狂奔回去
黄歇继续在那里,一碰到人就说,现在太子有病了,谁来也不接见
等过了一段时间,估计太子已经逃回到楚国了,黄歇这才主动去找秦昭襄王,对秦昭襄王说:“报告大王,我们的太子早已离开秦国了。现在他已经到了楚国,大王再怎么也追不着他了。现在我前来领死。请大王动手。
秦昭襄王一听,当然很生气。这些年来,坑蒙拐骗好像是秦国的专利一样,几乎天天都在大力开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哪知,现在他居然被黄歇玩了一把,不生气他还是秦王吗?他大声呼喊刽子手来执行任务
范雎却劝他,黄歇作为楚太子的马仔,敢于为老板而献身,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我们天天倡导的舍身为主精神啊。而且,如果楚太子即位,一定会重用黄歇。如果我们对黄歇够哥们儿,他以后也会对我们好的。所以,我们不如把黄歇放回去,从此跟楚国结成友好邻邦
秦王一听,觉得杀这个黄歇除了白白承担一个杀人的恶名外,真没有其他积极意义了,就说:“既然范丞相说放你回去,那你就回去吧。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楚国的最高领导人顷襄王就与世长辞了。那个太子即位,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果然很感激黄歇,让他当了相国,把淮北之地封给他,号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至此全部登台。当然,现在那个孟尝君已经作古若干年了
楚考烈王刚当上国家元首,也怕秦国来打,就自觉地把州陵划给秦国,表达了热爱和平的良好愿望
楚国不愿跟秦国翻脸,其实秦国也更不愿在秦楚两国之间闹不愉快
秦国确定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而这个策略的核心又是先弱后强,把弱的都吞下去了,自己也就跟着强壮起来,然后再全力对付强国,那就容易得多了。否则,全凭情绪去打仗,今天打这个,明天又惹那个,到头来仗是打了很多,但成绩就不可观了
现在楚国虽然不算强悍,但它是传统大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战略纵深长,兵源也充足。如果逼得急了拼起命来,还真不好办。现在楚国主动修好,那是求之不得,深合秦国的利益要求
楚国这边近期可以无战事了,那就继续打韩国吧
白起带着部队继续攻击,拿下了野王,使得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
上党虽然处于边缘地带,但白起围住上党,为后来那场大战的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国本来对赵国是有所忌惮的,所以并不想马上跟赵国发生肢体冲突,而是打着不断蚕食韩国领土的主意,等国力进一步强大了,才跟赵国动手
哪知,上党一役,加快了这个历史进程
当时上党太守叫冯亭。当他看到秦国把上党通向韩国的道路都断绝后,就知道上党是守不住了
他又不想向秦国投降,就对大家说:“现在咱们通往首都新郑的道路已经被秦军封锁了。而秦军已经隆重开到。我们的救兵过不来,但我们不能等死啊。我想,不如把上党交给赵国。赵国拿了上党,秦国一定很生气。秦国一生气,就会去打赵国。赵国被秦国一打,就会倒向我们韩国。这样韩赵联盟就会形成。以两国的力量,完全可以对付秦国。
这哥们儿的想法其实是真的不错
他立刻派出使者去见赵王,对赵王说:“现在我们已经守不住上党了。本来我们想把上党送给秦国算了。可是上党的干部群众都不愿当秦国的公民,只想加入赵国的国籍。现在上党共有大邑十七个,全部献给赵国。
赵王一听,虽然觉得很好。可又想这事跟秦国有关——现在你可以得罪任何一方,但千万不能得罪秦国啊,本来赵国什么事都没有,突然在秦韩两国事务中插上一脚,不知好不好啊。于是,他问了一下赵豹:“我们要不要上党?
赵豹说:“圣人甚祸无故之利。
这话就是说,圣人认为天上掉下的馅饼并不是好兆头啊
赵王一听,有点不理解,又追问:“这是上党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我们赵国才献给我们的。怎么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呢?
赵豹说:“秦国花了大量精力截断了上党的交通,其目的就是逼上党向他们投降。现在韩国不想让上党成为秦国的领土,就把上党献给赵国。这是什么行为?这绝对不是先人后己的行为,而是要嫁祸于赵的阴谋。老大想想,白起费了这么大的功夫什么都得不到,而上党却无缘无故地归于赵国。这跟天上掉下的馅饼有什么差别?我看,还是不要这个上党为妙。
这哥们儿对冯同志的心思看得很透
但赵王觉得上党太可爱了,如果现在韩国送给你你不要,以后你要是从秦国那里抢,困难就大了。他又去问平原君,上党能不能要
平原君说:“要。怎么不要?你以为你不要上党了,秦国以后就会放过我们?现在先拿下,管他以后的事。
赵王一听,这话很对,说:“那这事就交给你处理了。
赵胜亲自当使者,跑到上党举行交接仪式,向他们宣布赵王的任命: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
哪知,那个冯亭却躲在门背后不愿跟赵胜相见,说,我实在不忍心出卖了老板的土地,然后又让这块土地成为自己的封邑
赵胜办完交接手续才回到邯郸,还没有去跟老婆见面,给老婆拿出上党的土特产,就传来消息,秦兵攻上党,已“拔之”
现在上党的人民都在向赵国狂奔
赵王一听,知道秦国下一步就要把矛头指向赵国了
于是,他急令廉颇带兵来到长平,以便安抚上党的民众
当你看到“长平”两个字时,一个震古烁今的经典战例就要揭开大幕!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